首页 > 试驾评测 > 正文

新能源汽车试驾节目有哪些 综合续航超800公里,试驾款领克01 PHEV

2023-09-08 17:18:55 | 玩车网

大家平时对试驾评测都十分关注,今天为大家整理了新能源汽车试驾节目有哪些 综合续航超800公里,试驾款领克01 PHEV,下面就随玩车网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新能源汽车试驾节目有哪些 综合续航超800公里,试驾款领克01 PHEV

综合续航超800公里,试驾2021款领克01 PHEV

提到国产品牌中最潮的品牌,那一定非 领克 莫属。其都市对立美学的设计和出众的性能表现在国内“名声大噪”,迅速成为年轻人眼中的“真香车型”。而随着新能源市场的发展和大家对于新能源车需求的日益旺盛, 领克 也紧跟潮流推出了兼顾性能和油耗的PHEV车型。近日,湃客受邀参加了2021 领克 PHEV车型试驾活动,在上海地区感受了插电混动车型带给我们的便利。

此次2021 领克 PHEV活动的试驾车型为 领克01 PHEV 和 领克02 PHEV车型,而湃客试驾的车型则是 领克01 PHEV 车型,补贴后售价为22.27万元的2021款 1.5TD PHEV Halo车型,也是目前唯一一款在售车型。

在动力层面,2021款 领克01 PHEV 搭载的是1.5T三缸发动机+前置电动机的动力组合,综合最大功率则达到了262马力。传动系统方面与之匹配的是7速双离合变速箱,综合百公里油耗仅为1.4L。

此次试驾的路线主要是以城市为主,有比较拥堵的地面,也有较为顺畅的高架环路,这让我们可以更加全面的感受这款车型。因为这款车型所搭载的是1.5T发动机+电机的组合,其综合最大功率达到262马力,所以起步时毫不费力,能够非常轻松的推动这台1.9吨的“大家伙”。

由于此次试驾是编队行驶,不能任意超车或并线,所以不能全方位的感受这台车的加速性能。但是从这台发动机的油门响应、变速箱的换挡逻辑来看,其动态表现一定不会差,并且还会好过此前1.5T燃油版车型的动态表现。此外, 领克01 PHEV 的刹车脚感也并没有那么生硬,采用的是软硬适中的调校。

2021款 领克01 PHEV 在电池方面采用的是17.7kWh的三元锂电池,所以这款车型能够提供81公里的纯电续航 里程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正常上下班代步基本足够了。值得一提的是,2021款 领克01 PHEV 在综合续航 里程 方面则达到800公里以上,这也进一步提升了这台车的出行半径。同时,这台车还可实现纯电动、混动、运动三种驾驶模式,来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于动力的需求。

此外,这款车型还采用了博世ibooster能量回收装置,几乎可以做到100%的能量回收,并且续航能力方面可以多增加15.4%。并且这套能量回收装置在回收能量时,并不会让人觉有强烈的拖拽感,也进一步提升了这款车型的驾驶质感。

插电混动车型最大的优势在于不仅能够提供了充沛的动力,而且在油耗方面也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同时,还可以享受新能源专属牌照,在限牌城市是一个很有性价比的选择。 领克01 PHEV 能够提供81公里的纯电续航,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上下班代步已经绰绰有余;而且综合续航 里程 也超过了800公里,能够带你去更远的地方;1.5T发动机动力充沛,并且在电机的加持下,其动态驾驶表现也十分优秀。总体来说, 领克01 PHEV 是20万级别很难避开的一个选择。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湃,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新能源汽车试驾节目有哪些 综合续航超800公里,试驾款领克01 PHEV

《新车快评》试驾腾势X PHEV 运动版

相较于一众新能源“造车新势力”的喧嚣,背靠着比亚迪和戴姆勒这两大巨头的腾势明显要更加务实和低调,这家成立于2010年的合资新能源品牌在过去的近10年中给我们留下的印象仅仅来自于大街上不时驶过的“X马专车”。

直到2019年的广州车展,腾势带来了他们最新的作品—腾势X,而我们也在2020年的成都国际车展之前拿到了腾势X插电式混动(以下简称PHEV)版的试驾车,那么在四天的亲密接触之后,我们怎么评价这款车?请看接下来的文章。

外观设计:化繁为简

围绕腾势X的车身环顾一周,我的目光总是有意无意地落在左右翼子板和尾箱盖上的“Styled by Mercedes-Benz”徽标,尽管腾势X的外观轮廓上总是不免让人想起它的近亲比亚迪唐,但不得不承认梅赛德斯-奔驰的确为腾势X打造了一幅更加简洁优雅的格调。

相较于纯电版的车型,腾势X PHEV在前脸保险杠上开了一条细长的进气口,同时前保险杠两侧的进气口也进行了镂空处理,内部隐隐若现的散热器提醒着我们其插电式混合动力的身份。

来到车身侧面,运动版车型搭载的22英寸风刃式轮毂与内藏的Brembo制动系统毫无疑问的成为了视觉的焦点,265/40 R22的轮胎规格颇为夸张。

而同样圆润饱满的车尾造型则以形似狭长“眼罩”的贯穿式尾灯点缀,与前脸造型进行了非常好的呼应。

内饰空间:Styled by Mercedes-Benz 玩车网

实际上相比外观,腾势X在座舱内部的梅赛德斯-奔驰气息更为厚重,不但在整体布局上采用奔驰风格的环抱式座舱设计、空调出风口的样式,甚至门板边的座椅位置和功能调节钮与我们在奔驰车内见到的一模一样,连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的风格、字体以及7色氛围灯的布局,都让我们在第一时间联想到奔驰。

而悬浮于中控台上那块堪称“巨大”的15.6英寸高清触控屏则明显传承自比亚迪唐,当然,这块屏幕同样可以进行横竖屏的旋转切换,至于功能,完全与一块安卓系统的平板电脑无异。

以腾势X的尺寸以及2820mm的轴距,腾势X的乘坐空间是绝对充裕的,不仅如此,它的座椅前后调节的行程更长,靠背调节角度也更自由,再加之全景天窗、平整化的地板布局,全车7个座椅的乘坐空间均是令人满意的。

驾驶体验:动力足,底盘舒适

作为一款插电式混动车型,腾势X PHEV搭载了比亚迪第三代DM技术,2.0T涡轮增压发动机拥有141kW和320Nm的最大输出,配合前后桥搭载的双电机,最大综合输出达到惊人的431kW和950Nm,即便是面对腾势X PHEV不低的体重,也能在4.3秒将其从静止加速至100km/h。

腾势X插电混动车型提供了EV(纯电)和HEV(混动)两种动力输出模式,在电量充足的情况下会默认采用EV模式。

实际开起来的行驶质感上,腾势X似乎也得到了奔驰的真传,纵使拥有强悍的动力储备,腾势X PHEV的加速表现却非常线性,整辆车的行驶逻辑是先电后油,低速纯电为主,速度起来后发动机介入工作。

这种模式下,它就是一台纯电动车,由前后桥电动机来驱动车辆(发动机不工作),行驶起来动力输出平顺,NVH表现也是最好的。

但腾势X PHEV运动版作为一款插电式混动车型,20kWh的电池容量仅能支持最长81km的纯电行驶(NEDC工况),当电量低于15%时,系统就会强制进入混动模式,低速纯电,速度起来后发动机会介入驱动。

在电池电量不足、发动机需要频繁启动介入的工况下,发动机的震动和噪音还是会较为明显的传递到车内,此时的车厢内NVH表现就要稍打折扣。

底盘方面,尽管腾势X PHEV?运动版看上去带有几分性能SUV的特征,但实际的底盘回馈确实完全的舒适取向,同时在FSD减震器的加持下,腾势X底盘的反馈也相当具有高级感。

总结:作为比亚迪和戴姆勒最新的合作成果,腾势X并没有建立独立的销售服务体系,而是通过奔驰体系来进行销售和服务,仅从这一点就不难看出比亚迪和戴姆勒对于腾势X产品力的信心。而在数天的试驾体验之后,我们也的确能够感受到比亚迪和戴姆勒的确是将双方的长处都融合在了这款车型当中,堪称一款集大家所长之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汽车试驾节目有哪些 综合续航超800公里,试驾款领克01 PHEV

日系品牌转型纯电动的代表作 试驾东风日产Ariya

2010年,当埃隆·马斯克在《 钢铁侠 2》中客串拍电影的同时, 日产 便推出了一台极具前锋环保概念的家用电动小车——Leaf 聆风 。在纯电续航200km以及手机远程控制等智能化功能的赋能下,Leaf 聆风 曾多年稳坐全球电动车销冠宝座。

在那个几乎没有内卷的年代,人们对电动车的“认知”远不及如今,对续航里程、智能化程度并没有太高要求。可现在,消费者似乎已经被各种堆料、拼凑、期货、吹牛、PPT、加电服务、高性价比……一系列营销方式冲昏了头,似乎觉得造一台电动车或智能汽车并不难。

有些厂商用自己强大的购买力去供应商那里买买买,在“钞能力”的加持下就足以卷掉同行,看似“鹤立鸡群”,但似乎也违背了造车的初衷。在接触过越来越多的电动车后,笔者也更加期待那些真正拥有整车研发实力的大厂“十年磨一剑”的产品。虽然从发布概念车到现在, 日产 Ariya已经酝酿了6年,但当收到试驾邀请的时候,笔者依旧对其充满期待。

电动化依旧需要基石

先放结论,即便笔者是带着预期而来,拥有75年电动车研发经验的 日产 ,也让Ariya在驾驶层面做到了无可挑剔。

得益于全新的纯电平台,Ariya也衍生了 日产 全链路自研的“电池、电机、电控”三电技术。为Ariya提供能量的,是一块由宁德时代提供的NCM三元锂电池组,全系车型的容量均为90kWh。其中,四驱版本CLTC续航里程能达到559km,两驱版能达到623km。快充模式下,30%-80%SOC充电时间为40分钟,这样的数据让Ariya勉强达到了2022年上市的电动车标准。

重要的是,这90kWh的电能传递到了Ariya搭载的励磁同步电机上。作为 日产 自研的电机系统,以励磁线圈替代永磁石,通过调整流入电机内励磁线圈的电量,让电机在不同驾驶场景下都能拥有良好的效率和性能表现。这种堪称可以满足全场景的电机,既大大降低了永磁同步电机“退磁”和“失速”的风险,也解决了交流异步电机在中低速行驶时电耗大的缺点,目前只有 日产 和 宝马 具备该技术。

在Ariya身上,单电机版本的车型最大功率为178kW,峰值扭矩为300N·m。而此次我们试驾的顶配版车型,则是搭载了由汇集 日产 GT-R 、 途乐 四驱系统开发经验的前后双电机组成的e-4ORCE雪狐电四驱系统,最大功率来到了320kW,峰值扭矩更是达到了600N·m。

别看数据很亮眼,但当你开上Ariya的那一刻开始,就能体会到Ariya在动力上没有一味地追求“加速快”,而是以舒适性为导向,这也算是情理之中。即便是深踩油门,提速也是柔顺的感觉,不会有类似于 特斯拉 那种精神分裂的窒息感,这无疑更符合大多数国人的驾驶习惯。讲白了,就是动力强但很好掌控。

动力输出线性是Ariya的优势,但这并不代表驾驶体验就是单一的。

在运动模式下,Ariya能带来完全不一样的驾驶体验。运动模式下,1/10000秒的超高精度电机扭矩控制,让整车的响应变得非常积极。从低速一直到高速,都有一个丰富的动力储备,伴随着模拟声浪的氛围感,驾驶者的参与感也会很容易被调动起来。当然了,即便是在响应超快的运动模式下,驾驶着Ariya也不会产生令人厌恶的眩晕感。

车辆的转向手感比较适中,支持在不同模式之间的阻尼切换,属于大部分人都很容易上手的那种。动能回收支持单踏板e-Pedal模式,双电机四驱车型的拖拽感十分明显,但对于行驶的舒适性影响并不大,减速过程很稳,这也是 日产 这种传统大厂造车功力的细节体现。

总而言之,Ariya开起来是超出笔者预期的好。这也和 日产 在电动车方面75年的技术积累不无关系,笔者也希望Ariya可以继承Leaf的9年全球零重大安全事故记录的优良传统。

不能只做“表面功夫”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新势力亦或自主品牌推出的电动车已经成为流量“顶流”。所谓的科技感,颠覆了消费者的用车体验,这也是很多人对新能源汽车的第一印象,这些特征也的确给一众海外品牌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在这一点上, 日产 这家传统汽车制造商终于给出了自己对于这个时代的回应。看到Ariya实车的时候,它确实已经有电动车该有的样子了。定位纯电动紧凑型SUV的Ariya,浑身上下散发着 日产 电气化转型的气息。

Ariya的出现,让对 日产 车型有些审美疲劳的人们终于再次找到了新鲜感。新车基于 日产IMx 零排放概念车打造而来,首搭 日产 全新品牌发光Logo。V-Motion 2.0的封闭式前格栅采用大面积的亮黑色点缀,看起来很有新鲜感,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要尽可能让更多人第一眼就记住你。

作为一款全新纯电平台的产品,Ariya把电池组放在纯电平台的中央,提供50:50的前后轴比重和超低的重心。相比燃油车平台,Ariya拥有了属于电动车的一系列天然优势。

Ariya在内饰方面的营造也趋近于大多数传统车企的思路,双联屏设计、简洁的中控台造型配上贯穿式空调出风口,加上下面一排简洁的开关,整体的交互效果也和 日产 之前的产品区隔开来,在当下也算符合大多数消费者的审美。

值得一提的是,前排还采用了贯通式设计,十分巧妙。如果主驾车门开关受限,就可以通过副驾一侧,很方便地上下车。大沙发的座椅就不用再赘述了,不论是前排还是后排,坐起来包裹性都不错,同时也很有支撑性。

Ariya肯定被 日产 赋予重任,无论是车内以两个大屏作为载体的全新智能互联系统,还是以7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为基础的ProPilot 2.0系统,都是 日产 决心推动自身智能化落地的表现。令人欣慰的是,在Ariya身上,我们看到了智能绝非堆砌式的炫技,而是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让技术最终服务于人,并且建立在了好用的基础之上。

大师观察

现在哪个行业最“卷”?无疑是新能源汽车行业。都说传统巨头转型慢,但在笔者看来,新势力的先发优势也正在消失。在车企间“卷”配置的喧嚣过后,对于车、人、社会、生态的综合运营水平,才是衡量当下一家汽车公司优秀与否的标准。从Ariya的身上不难<a class="baikekeyl" href=" " title=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买车大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给大家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试驾评测资讯,敬请关注玩车网!
与“新能源汽车试驾节目有哪些 综合续航超800公里,试驾款领克01 PHEV”相关推荐
领克新能源汽车试驾 综合续航超800公里,试驾款领克01 PHEV
领克新能源汽车试驾 综合续航超800公里,试驾款领克01 PHEV

入门即高配!前后电动天窗、双大屏通通标配,试驾全新领克06《我有车》原创试驾报道:当我们早已习惯各个品牌数字越大定位越高的命名习惯,可是领克却并不喜欢这么干。目前领克品牌累计推出了5款车系,分别是01、02、03、05和06。其中 领克06属于家族尺寸最小的一款SUV,不过别看定位于小型SUV级别,但却在保障了潮流感设计的同时,整车综合素质一点都不低!领克06在今年9月6日已经正式上

2023-09-03 02:48:13
新能源汽车超长试驾 综合续航超800公里,试驾款领克01 PHEV
新能源汽车超长试驾 综合续航超800公里,试驾款领克01 PHEV

大空间长续航,试驾体验东风风行菱智M5EV大家好,我是老鱼,感谢汽车之家,感谢家家众测,在这次的试驾活动有老鱼的名额,这次试驾的是东风风行菱智M5EV新能源MPV七座商务车,可能说到商务车大家都会想到GL8、奥德赛、埃尔法等这些车型,但这次试驾的也可以说是MPV,但真正看到它还是和商务车有一些的差别,它看着更像大面包,但他的外表更高大威猛一些,这款是新能源汽车,补贴后车价还是非常合适的,比G

2023-09-12 19:08:43
试驾新能源汽车公里数 综合续航超800公里,试驾款领克01 PHEV
试驾新能源汽车公里数 综合续航超800公里,试驾款领克01 PHEV

新能源汽车可以跑多少公里?新能源汽车可以跑150-200公里。以下是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具体说明:1.含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2.分类: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试驾雪佛兰

2023-09-10 11:55:12
新能源汽车下线试驾 综合续航超800公里,试驾款领克01 PHEV
新能源汽车下线试驾 综合续航超800公里,试驾款领克01 PHEV

多品牌新能源汽车的试驾体验您想知道吗?试驾新能源汽车,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实地研究,对我来说并不容易。首先对试驾做一个简单的总结:第一次试驾是比亚迪:比亚迪大族目前的销量非常好。如果您订购汽车,则需要等待大约一个月。2020款四驱高性能版我试驾27W左右,0-100m。我记得销量上说3.9秒?充电可行驶约550公里。这个价格和性能让小鹏和特斯拉处于同一水平。非常划算。比亚迪大汉的内

2023-09-06 06:55:27
国产新能源试驾汽车有哪些 综合续航超800公里,试驾款领克01 PHEV
国产新能源试驾汽车有哪些 综合续航超800公里,试驾款领克01 PHEV

综合续航超800公里,试驾2021款领克01PHEV提到国产品牌中最潮的品牌,那一定非领克莫属。其都市对立美学的设计和出众的性能表现在国内“名声大噪”,迅速成为年轻人眼中的“真香车型”。而随着新能源市场的发展和大家对于新能源车需求的日益旺盛,领克也紧跟潮流推出了兼顾性能和油耗的PHEV车型。近日,湃客受邀参加了2021领克PHEV车型试驾活动,在上海地区感受了插电混动车型带给我

2023-09-09 19:26:46
开展新能源汽车试驾活动 综合续航超800公里,试驾款领克01 PHEV
开展新能源汽车试驾活动 综合续航超800公里,试驾款领克01 PHEV

2022全新梅赛德斯-EQEQAEQB试驾活动2022年1月15日-16日,“2022全新梅赛德斯-EQEQAEQB试驾活动在百联奥特莱斯(青浦店)火热开启。活动现场、六十多位主流媒体见证了全新梅赛德斯EQA/EQB新生之势,进一步深入了解了全新梅赛德斯-EQ系列车型的产品魅力。在外观设计上、EQA的前脸部分、沿用的是EQ系列家族的标志性的“暗夜星翼”封闭式前格栅,搭配被称为“时空之

2023-09-04 23:58:54
温岭混动新能源汽车试驾 综合续航超800公里,试驾款领克01 PHEV
温岭混动新能源汽车试驾 综合续航超800公里,试驾款领克01 PHEV

新能源也能带你去诗和远方——坦克500Hi4-T试驾体验我与坦克500可以说是老朋友了,从2022年7月的北疆之行到今年4月份的川西行,坦克500都是可靠的伙伴。今天我们将迎来新的挑战,从青海湖出发经德令哈最终到达格尔木,全程大约700公里,而且这次“老伙计”搭载了全新的Hi4-T混动系统,看看这套系统在海西地区的表现如何。坦克500Hi4-T在外观与内饰方面,和燃油版的坦克

2023-09-10 04:59:19
新能源汽车试驾路线怎么选 综合续航超800公里,试驾款领克01 PHEV
新能源汽车试驾路线怎么选 综合续航超800公里,试驾款领克01 PHEV

高阶智能驾驶新能源车该怎么选高阶智能驾驶新能源车该怎么选尽管智能化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行业发展大势,但现实中年轻消费者在选购新能源产品的过程中,智能化特别是智能驾驶体验始终谈不上有多出众。绝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宣传自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达到了L2+级水平,但面对高速、市区A点到B点的智驾体验,要么识别不准、要么体验不够智能,不实用更不好用,导致消费者花钱买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成了摆设。

2023-09-08 06: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