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4 02:54:14 | 玩车网
2023年,绝对是中国车市格局重塑的关键一年。
一季度,受 特斯拉 降价影响,叠加“国六A”清库存,以及车企和地方政府对汽车消费的联动补贴,汽车行业爆发惨烈价格战,从新能源汽车到燃油车,从平价品牌到豪华品牌,前前后后有近50家主流车企的上百款车型加入。
虽然最终,这场“大乱斗”对车市整体销量并没有起到比较明显的提振作用,却极大地冲击了合资品牌,使得主流合资车企油转电进程在随后几个月显著提速。不仅如此,这场价格战还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合资车的价格体系,许多热门车型价格一度跌至历史最低点,其中 大众 ID.3在德国的售价甚至比中国高近20万元,也算是意外的“收获”。
而得益于自主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路高歌猛进,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车还首次实现了半年度市场份额超50%。
然而,一切看似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的同时,新的变数随之而来。由于车市增速持续疲软,以及主流车企销量目标承压,过去一段时间又有多家车企相继宣布降价,幅度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新一轮车市价格战由此悄然打响。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新一轮价格战爆发
整车厂对于“价格战”的瘾,似乎越来越难戒了。这不消停了几个月,大家又纷纷开始摩拳擦掌。
8月20日, 智己汽车 宣布推出 智己LS7 限时购车政策:8月19日-10月31日期间购买智己LS7,可享豪华增配+现金立减,综合优惠幅度达 3.9 万元。
智己汽车是最新一家宣布降价的车企。就在上周,特斯拉曾两度宣布分别对 Model Y /3和ModelS/X价格进行调整,其中Model Y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均降价1.4万元, Model 3 现车提供8000元保险补贴,而ModelS/X全系现车可享 5.4万元-7万元不等的价格优惠。
如果将时间线进一步拉长,据盖世汽车不完全统计,自8月以来国内已经有超过10家车企通过官降、新车优惠、调整权益等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对旗下新车降价,包括 极氪 、 哪吒汽车 、零跑、 长城 欧拉 等。
不过与一季度价格战以燃油车占据主导不同,本轮降价更多是围绕新能源汽车展开,参与的品牌也以新能源车企居多。除了上汽大众旗下的 途昂 、新 途岳 、 途观L 、 途铠 、 朗逸 等少数几款燃油车,目前宣布降价的大部分都是新能源汽车,这也让原本就极度“内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更加混乱起来。
图片来源:乘联会
从当前中国新能源车市整体结构来看,30万元以下才是主流消费市场。据乘联会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30万元及以上级别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为13.5%,而30万元以下车型则占据了86.5%的市场份额。
特斯拉刚刚宣布降价的Model Y长续航版和Model 3两款车型,恰恰属于这一价格区间,其中Model Y长续航版,伴随着此次调价正式来到了30万元以内区间,Model 3则接近20万元级别,降价后难以避免会对定价在20万元—30万元的同级新能源车型产生一定的威胁。
同样在此轮降价中打入了30万元以内市场的还有极氪001。8月11日,极氪官方对极氪001推出限时立减活动,最高降3.7万元。其中,YOU版和ME版车型下调后的价格为38.6万、34.9万元,而入门款WE版直接下探到30万元以内,最新价格为26.9万元。
作为极氪品牌首款车型,极氪001于2021年 上海 车展正式发布,当年10月正式开启交付,迄今累计交付量已超过10万台,其中仅2022年就交付了 71,941台。据极氪CEO安聪慧此前透露,今年极氪001预计将再度交付7万辆。
图片来源: 岚图汽车
8月19日,新岚图 FREE 在 2023 VOYAH NIGHT 岚图用户之夜正式上市,该车以 26.69 万元的价格也正式打入了25 万 -30 万元的市场区间,相较于老款33.36万的起售价格,降幅接近7万元。值得关注的是,除了直接宣布降价,通过推出新款车型下调售价区间也是今年车市较为常见的一种降价手段。
根据岚图汽车CEO卢放此前透露,岚图汽车今年的销量能够在2022年基础上增长1-2倍。去年全年,岚图汽车的销量是1.94万辆,这意味着今年岚图的销量目标大约在4万-6万辆之间。尽管目前,岚图距离销量目标的完成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伴随着新款岚图 FREE的上市,以及在价格上的大幅度下探,接下来岚图的表现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愿不愿意都得打
关于本轮降价潮,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认为,是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消费者消费信心低迷,另外还有动力电池成本快速下滑,多重影响下带来的综合反应和产品销售策略。
据乘联会最新统计的销量数据,在刚刚过去的7月,国内乘用车零售销量共计达177.5万辆,同比下降2.3%,环比下降6.3%;1~7月,国内乘用车累计零售量达1,129.9万辆,相较于去年同期的1,108.7万辆,微增1.9%。
但要知道,今年前7个月国内仅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就达到了199万辆,而去年同期只有110万辆,这意味着今年车市很大一部分增量是来自于出口。上半年尽管有政策刺激、国六老库存促销等多重利好,国内车市整体依然处于增长乏力的状态。
图片来源: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经销商持续严峻的生存状况,也证明了这一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结果,在厂家设定的年度销量目标完成情况方面,完成了半年度销量目标的经销商占比仅为24.9%,56.9%的经销商完成了任务指标的80%以上。这意味着,还有超4成汽车经销商半年销量任务完成率不足80%。
与之对应的是,整车厂的销量目标完成情况也整体不及预期。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11家披露了年度销量目标的A/H股上市车企中间,上半年无一家目标完成率达到了50%,即便是表现较好的 比亚迪 、吉利、 理想汽车 等,完成率也不过40%。而 蔚来 、零跑、 小鹏 三家新造车品牌,半年完成率甚至不足30%。
一方面,车市持续低迷,主流车企销量目标完成情况整体不乐观。“另一方面,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特斯拉、比亚迪已经拥有较大的产品定价主导权,各主流车企都希望借助降价策略应对市场竞争。”上述分析师表示。
譬如年初的新能源汽车降价潮,很大程度上就起源于特斯拉的大幅度降价。本次调价中,Model 3起售价直降3.6万元,Model Y起售价直降2.9万元,两款车型其余版本的降价幅度从2万元到4.8万元不等,不仅创下了特斯拉中国售价的历史最低纪录,也直接对部分本土品牌同价位车型造成一定压力,所以才有了随后的一众新能源车企争相跟进。
图片来源:特斯拉
这次新能源汽车再度集体降价,抛开宏观市场影响因素,来自特斯拉的“威胁”同样不容忽略。
“若整体经济环境不稳定,(特斯拉)还会继续进行降价。”此前,在特斯拉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曾明确表示。果不其然,随后一个月特斯拉就先后在中国香港以及大陆市场宣布降价,可见马斯克口里的“降价”并非只是说说而已。
不过,对于一众新能源车企来说,特斯拉真正的“刀”在此轮降价潮中或许还没有落下来,更大的威胁或在于新款Model 3。
据悉,相较于老款Model 3,特斯拉新款Model 3重新进行了设计,不仅进一步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加上一体化压铸带来的成本节省,有望使生产成本降低高达14%,因此价格可能会更低。有业内人士预测,新款Model 3价格甚至不排除低于20万元的可能。
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特斯拉正处于生产新款Model 3展示车的最后阶段,真正的大规模量产预计最快将于9月开始。而在终端市场,新款Model 3已经开始接收订单,订金为1000元。
图片来源: 上海钢联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电池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下降,也为新能源车企价格战提供了重要信心支撑。据上海钢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17日,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55万元/吨至22.25万元/吨,相较今年年初几乎腰斩。
不仅如此,诸如正负极、隔膜、电解液等其他锂电池原材料,今年也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跌。而对于新能源汽车,目前动力电池大约占整车生产成本的40%左右。原材料成本下降,无疑会带动电池乃至新能源汽车整车成本随之下降。
综合以上种种,尽管此次价格战来势汹汹,细思之下并不令人意外。
准备好“长线作战”
无论是由于“内忧”还是“外患”,新能源车企争相参与降价,最终目的无外乎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当前,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已经是大势所趋。得益于电动化的持续提速,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正呈现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
在刚刚过去的7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64.1万辆,相较于去年同期的48.6万辆,同比增长31.9;渗透率为36.1%,较去年同期26.8%的渗透率提升9.3个百分点。要知道在2020年的时候,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不过5%。
到今年年底,据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王传福近日在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活动上预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将达37%;到2024年年底,渗透率将达48%;到2025年年底,渗透率将达60%。
与之对应,则是燃油车渗透率的持续下滑。
正因为如此,大家都希望在终局揭晓之前,能占据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甚至马斯克也曾直言,愿意在短期内牺牲特斯拉的利润,以积极争取市场份额,从而为接下来的无人驾驶做好准备。
事实证明,这一招还是奏效的。得益于年初的大幅度降价,今年上半年特斯拉中国零售销量累计达29.4万辆,同比增长48.9%,其中一季度和二季度销量分别为13.7万辆和15.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9%和75.5%。
图片来源:蔚来汽车
蔚来汽车自6月宣布调整全系新车的价格及首任车主用车权益后,当月销量就立刻回升至10,707辆,环比5月的6,155辆,大增74%。7月进一步突破2万辆,达到了20,462辆,同比增长103.6%,环比增长91.1%,再次创下月度交付量新高。其中全新ES6,7月交付超10,000台,实现了蔚来单车型月交付首次破万。
另外还有上汽大众ID.3,在7月初推出12.59万元的“限时惊爆价”后,在终端市场的销量迅速飙升,7月订单成功破万,环比暴增689%。
由此可见,降价对于新车销量的提升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接下来,就看这一轮降价最终会给整体车市带来多大的增量。
值得关注的是,当终端需求减弱,通过降价固然可以刺激一部分销售,但对于整车厂而言,这同时也意味着更低的利润。而当下大多数本土新能源车企都是在“赔本赚吆喝”,一再降价无异于“雪上加霜”。
图片来源:特斯拉
据特斯拉此前公布的二季度财报,由于一季度的大规模降价促销策略,使得利润被削薄,二季度特斯拉虽然总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了同比增长,但其毛利率却降至了18.2%,为近3年来最低毛利率水平。
要知道,特斯拉的汽车毛利率一直处于行业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盖世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新年伊始,蔚来公司公布的2024年12月销量数据显示,公司单月销量达31138台,成功跻身“三万月销俱乐部”。其中,公司新推出的乐道品牌,单月销量达10528台,成功过万。值得一提的是,乐道首款车L60在开启交付后第三个完整月便实现了单月过万,速度在行业领先。
虽然在2024年新能源车市普涨的背景下,蔚来的销量并不算最高,但我们需要看到的是,2024年蔚来是所有新势力品牌中坚持纯电,并率先进入多品牌运营的企业。在很多人选择加入电混、增程的阵营时,蔚来不仅推出了乐道,还在年终时刻推出智能电动行政旗舰轿车ET9以及第三品牌firefly 萤火虫 。
面对竞争注定更加激烈的2025年,蔚来创始人李斌将销量目标翻番,定在44万辆。面对理想、小鹏、小米、华为等对手的虎视眈眈。蔚来如何在竞争中保持领先?能不能实现翻番目标?其实蔚来早已给出答案。
蔚来在高端纯电占优的秘诀:坚持换电,不只图短期回报
乘联会数据显示,消费者在经历了新能源汽车初期“性价比至上”的阶段后,正向着更加注重品质、性能与品牌价值的阶段演变。专家和机构预测,2025年这股趋势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高端化并不仅仅意味着更高的价格,更代表了品牌所传递的价值和用户的认同。意味着,那些能够通过持续创新提供质优价优产品的企业,才能够拿下2025销量目标。
事实上,不少品牌为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快速进入高端纯电市场,并通过产品定义等手段抢占用户,对蔚来构成一定压力。面对高端纯电市场的竞争挑战,蔚来的策略很简单,那就是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
李斌对记者说:“蔚来在高端纯电市场的压力仍然存在,包括用户心智的建立,但随着更多品牌入局高端纯电市场,蔚来的优势就更能更好体现,包括充换电网络、服务体系和蔚来社区建设,过去十年来围绕着高端纯电的积累,都会形成优势。当然,蔚来对纯电的坚持,确实显得是在孤军奋战,因为别人都有增程,或者别人都有插混,所以稍微难一点。他们有了纯电以后,对纯电的攻击就会少一些。”
当然,蔚来为什么不随大流做增程,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答案或许就在于,李斌很清楚,真正决定企业未来的,不是任何的过渡方案或短期销量的数字,而是品牌价值的长期积累。坚持换电不是短期博弈的手段,而是蔚来企业未来生存的基石。
在纯电的基础上,蔚来一直相信“换电”才是终局,力求在补能方式上摆脱不只依赖充电桩,建立一套“可充可换可升级”的体系,实现快速补能,彻底解决里程焦虑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换电比增程甚至超充都更有优势,在发展壮大后完全有可能彻底取代增程。
从2024年的市场表现中,我们已经能看出:对换电的坚持,让蔚来在高端纯电市场的优势更明显。2024年12月,蔚来品牌交付新车20610台,同比增长14.5%。回顾2024年,蔚来品牌在多个月销量超2万台,这在均价30万元以上的品牌中并不多见。
事实上,截至2024年11月底,蔚来在成交均价30万元以上的高端纯电市场中占据40.6%的绝对优势。高端纯电车型的用户,首选依然是蔚来。细分车型来看, 蔚来ET5 /5T在25万以上高端纯电轿车市场占有率达到21.87%;ES6和EC6占据30万以上高端纯电SUV市场 57.69%的份额;ES8以25.77%的占有率领跑40万以上高端纯电SUV市场;在高端轿车领域,ET7则以29.32%的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2月21日,在NIO Day 2024上,蔚来发布了999台起售价为81.8万元的纯电旗舰ET9首发版,12小时内就全部售罄,已经显露出蔚来在高端行政级轿车市场的竞争力。
通过ET9可见,蔚来在坚持换电的同时,正在拿出十年积累推出的一系列成果(智能系统NT.Cedar雪松、SkyOS·天枢、神玑高等级智驾芯片、Cedar AQUILA超系统,以及天行智能底盘等),在豪华行政级旗舰领域展开比拼,与奔驰 S、迈巴赫、奥迪 A8、宝马 7 系以及保时捷帕拉梅拉等豪华品牌车型展现直面竞争。
乐道月销过万,起势信号来了
另外,乐道品牌交付新车10528台,而这样的成绩是在“仅纯电”、“新品牌”、“家用车竞争”等多重标签叠加下实现的,是远远领先于行业的速度,这些共同构成了蔚来公司去年12月销量超3万的销量记录。在此成绩单背后,是蔚来公司为乐道提前布局的渠道网络与补能体系。
据了解,乐道品牌渠道布局达到300家门店、317家授权服务中心,覆盖全国172座城市,布局速度居行业前列,可用换电站超过1000座,并且建站速度还在提升。按照如此比例计算,2025年3月起, 乐道L60 便可具备月交付量超2万台的能力。
乐道的表现,其实是蔚来公司整体布局的一个缩影。当其他新势力车企纷纷向增程、混动技术倾斜时,蔚来坚持换纯电路线,并以三大品牌(蔚来、乐道、萤火虫)全面覆盖10万-80万元价位区间,是新势力中首家跨价位段的多品牌战略布局公司。
对于2025年,除了蔚来和乐道外,令人期待的,还有firefly萤火虫的小车潜力。
作为市场上唯一一款可充、可换、可升级的小型智能电动车,firefly萤火虫正凭借独特的换电优势与智能化体验在全球市1500万的小车市场中打开三分之一的想象空间。虽然李斌也坦言,中国的小车市场并不大。但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想买能换电的小车,firefly是不错的选择。
以此来看,蔚来品牌牢牢占据高端市场,乐道品牌切入主流市场,firefly萤火虫则定位全球市场的智能电动小车。在博弈中,蔚来的目标不仅是销量,而是用更广泛的产品矩阵与品牌力抢占新能源市场的未来。
难以复制的模式和口碑
站在2025年初看未来市场走向,价格不再是核心竞争力,品质与品牌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从“唯价格论”进入“量价齐高”阶段,蔚来用坚守纯电的战略与多品牌布局,率先完成了新势力车企在不同价位区间的全覆盖。
对于2025年销量翻番的目标,李斌曾公开表示:“很合理。”支撑这一乐观判断的,既有蔚来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洞察,也有其对用户需求演变的深刻理解。这并非偶然,而是其多品牌战略与持续投入的阶段性成果。
可以说,支撑蔚来2025销量翻番,绝不来自短期策略,而是经过多年打磨的商业模式与体系化能力。现如今,蔚来单月交付3万是对现有的制造、研发、渠道、补能、服务能力的全面验证,说明蔚来从技术到服务的全链路体系化竞争力已经成熟,具备快速规模化的潜力。
在蔚来的体系化能力中,换电是重要一环。蔚来的换电网络是其他品牌难以复制的长期护城河,3分钟换电、3000座换电站、全国9纵9横高速网络,这一模式也引得电池巨头宁德时代以及众多友商进场。
为了应对2025年加剧的市场竞争,蔚来于2025年1月推出以旧换新补贴兜底政策,降低购车门槛,0首付、3年0息的购车金融方案,吸引更多消费者选择智能电动汽车。另外,随着新产品的陆续推出、渠道与补能体系的完善,2025年的蔚来,无疑将在新能源市场开辟出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另外,我们很想强调一下蔚来用户的高度粘性特征。目前,蔚来累计交付新车671564台,而后台不断跳动的换电次数体现着用户对服务坚定地选择,展现出十足满意度与粘度,这些用户不仅是蔚来的使用者,更是蔚来的传播者。如今,蔚来APP月活用户266万+,注册用户已经超过1350万。这意味着,在67万车主背后,潜藏着1350万的购买潜力。
用过蔚来的人都会替蔚来说话,当用户满意度转化为主动分享,口碑通过社交网络不断扩散,营销的本质就不再是简单的广告投放,而是用户间的自然裂变。换句话说,蔚来车主就是“行走的广告”,随着接下来体量越来越大,由此产生的裂变是倍数增长,这是最容易被外界忽视掉的关键一环。
市场的竞争可以有无数种方式,但真正决定长期成败的,是谁能赢得用户的心,并让他们成为品牌最好的代言人。在这一点上,蔚来已经走在了前面,且走得更远。
综上,蔚来从产品力到市场潜力、从基础设施到政策护航,拥有清晰的增长逻辑和底气。如果说2024年的价格战是为争夺市场份额而战,那么2025年大家已经进入了更高级别的价值战,要比拼体系化能力。当无序内卷的浪潮褪去,那些坚持长期价值、赢得用户信赖的品牌,才会真正笑到最后。现在的3万辆月销只是开始,2025年,规模化增长才是对蔚来的全新诠释。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十三行,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玩车网(https://www.ssxwc.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5价格战开打:近40家汽车品牌降价,最高降幅十几万的相关内容。
2024年的汽车市场先抑后扬,在补贴政策的加码下,大部分车企的年终成绩单都呈现出同比增长的良好态势,有些甚至超额完成了目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2025年的整个行业会重新恢复一片祥和。
从12月底开始,大厂们就已经开始有所行动,从要求供应商降本就能看出来2025年绝对又会是“血腥”的一年。
这不,2024年价格战的硝烟还未散去,倒闭的车企、催款的供应商,血与泪还未擦干,新一轮价格战已经开始打响。从1月1日至今短短几天,每天都有品牌公布新年的购车优惠,不仅有直接的现金优惠,还有送权益、送积分、免息贷款、置换补贴等等政策,主打一个内容丰富,要啥有啥,总有一项政策能打动消费者。 玩车网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将近40个汽车品牌已经参战。虽然它们大多数都是打着新年限时购车的旗号,但熟悉车市的人都知道,降下来的价格几乎是不可能再涨回去了的。
降价促销不再“扭扭捏捏”
过往车企降价促销还会遮遮掩掩,扭捏作态,总要等着某一个头部品牌率先官宣降价,其他品牌再快速跟进,还总是表态这是经销商行为,与厂家无关。
但是在价格战的背景下,叠加国家和地方补贴退坡的影响,车卖不卖得动,已经不是挣多挣少的事情,而是事关生死。所以现在厂家降价都是争先恐后,恨不得广而告之。
不同的阵营,降价策略也有所不同。豪华品牌主打的一个没有套路,直接大幅现金优惠。比如捷豹这种常年打折的品牌,目前XEL直降14万元,XFL直降17万元,并且限时到3月底; 奥迪Q2 全系也有超过5万元的优惠。
自主品牌作为价格战中的主力军,自然也是响应速度最快,跟进力度和范围最大的。像比亚迪、吉利、长安、长城等传统自主品牌同样是以现金优惠为主,力度不小,并且大部分都有置换补贴,相当于是为国补退坡“兜底”。而自主新势力方面除了现金优惠和补贴兜底外,部分品牌如理想、智己、极氪等还有“0息购车”的政策,主打一个让年轻人“消费前置”。
处境相对更加艰难一些的合资阵营,在面对生死存亡时,还是有一部分果断地选择了跟进价格战。实力相对更强的大众、丰田自然不用多少,像是已经边缘化的品牌如长安马自达、雪佛兰、东风雪铁龙等,也为各自旗下车型开出了数万元的优惠。
当然,顶流品牌和最近热度较高,销量也非常稳定的品牌,促销政策会相对温和一些。比如特斯拉还是继续主打去年就推出了的“5年0息”政策;不愁订单的小米汽车更不着急,买车只有Nappa真皮座椅赠送;小鹏、零跑两个主打性价比的品牌,在现金优惠力度上也是相对温和,毕竟它们的指导价就已经很实惠了。
价格战的终局依旧遥遥无期
从政策角度看,去年年底商务部已经表态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还会延续,并且有可能力度还会更大,范围更加精准。
所以,这一轮的促销政策虽然说是针对新年的限时促销,但预计必然会延续到新补贴政策出炉才会结束。而且,即便如此,也不意味着价格战会就此结束,相反只会愈演愈烈。
一方面,已经有不少车企对今年的销量提出了颇高的增幅目标。目前已经明确公布了2025年销量目标的十几个汽车品牌中,有将近半数的销量目标是要求翻倍增长;而像理想、鸿蒙智行、极氪等品牌虽然销量目标的增长率多在40%-70%之间,但考虑到这些品牌2024年的销量基数更大,所以增量其实也并不少。
这意味着车企们为了完成销量目标,会尽可能压缩利润,去完成所谓的市占率指标。
另一方面,以旧换新政策几乎可以说是2024年车市的救世主。如果没有以旧换新政策,2024年车市只会陷入负增长,车企们的销量压力将会更大。但2025年的新政策能否还能起到力挽狂澜的效果,还未可知。
根据过往的经验,刺激政策存在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并且每次大规模补贴之后,车市都会出现一段时间的低迷。政策刺激本质上还是透支未来消费,在当下经济环境不够景气,人们不敢消费的大背景下,一旦政策效果不如预期,车企必然又会继续在促销上加力。
结语:
如果是在过去,降价也是将技巧和时机的,不是单纯地只看现金优惠。比如像特斯拉就能把价格策略玩出花来,一个月车价如过山车一样时涨时降。但也只限于特斯拉这样的顶流品牌。在目前的竞争态势下,降价已然还是车市的主旋律,除了降价,车企也拿不出更好的手段。也许,直到有重量级车企被淘汰出局,这场价格战才会真正收场。(文/优视汽车 老炮 )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优视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2025年初汽车价格战或爆发 蔚来规模效应显现,2025年销量翻番可期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玩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玩车网:www.ssxwc.com把家搬进车里,北京现代MUFASA沐飒开启新玩法如今,汽车市场可谓风云变幻,随着国产自主品牌的崛起,让合资品牌已经难以巩固曾经的主导地位。品牌之间的竞争加剧,不求变便会淹没其中。所以面对自主品牌的猛烈攻势,也有不少合资品牌开始选择反击。为了进一步满足年轻家庭用户的多元化用车需求,北京现代在今年上海车展上首次亮相了基于i-GMP平台打造的紧凑级SUV沐飒MUFASA。新车售价为
2025年老车审车新规2025年老车审车新规主要涉及两个方面。首先,对于传统燃油车,最大的变化是取消了动力检测,改为更加便捷的OBD检测。这意味着老车在年检时不再需要被架到滚筒上进行模拟行车状态的检测,而是通过车载诊断系统直接读取发动机数据,判断尾气排放和发动机工作状态等。其次,针对新能源汽车,新规实施了更为严格的安全性能检验,包括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电气安全检测等,
奥迪SPHERE系列概念车消息L4级自动驾驶/2025年左右量产易车讯近日,我们从官方渠道获得了奥迪SPHERE系列概念车的更多消息,三款概念车分别命名为SKYSPHERE、GRANDSPHERE和URBANSPHERE,展现奥迪聚焦全新内饰理念的设计、全方位数字生态系统,以及全新的驾乘体验,它们将在2025年左右成为量产车型,拥有先进的L4级自动驾驶能力。今年8月
2025年中国汽车行业“毒圈”缩小当齿轮和2025年重合,过往的零零碎碎便也翻篇了,指缝流沙般已至新的一年。2024年,绝大多数车企都在内卷中艰难前行,那么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又会有什么样的新气象呢?此前擎动曾在《2024汽车行业三大关键词》里提到过,“价格战、智驾、汽车出海”是2024年的三大关键词。有道是“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纵使时光来到2025年,擎动也以为这三大关键词仍
对话陈清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有可能提前实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近日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汽车革命向纵深发展,汽车的属性已经由一个典型的机械产品,转化为机械产品基础上的电力电子产品、互联网产品、电子信息高科技产品。陈清泰认为,新能源汽车预期目标要变成现实,需要政府未雨绸缪,做好顶层设计,从一开始就把汽车、能源、通信
2025年退休金新规2025年退休金新规主要涉及弹性退休制度和养老金的调整。在弹性退休方面,职工达到国家规定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后,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但提前时间距法定退休年龄最长不超过3年。同时,也可以选择弹性延迟退休,延迟时间同样不超过3年。这一规定给了职工更多的选择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退休时间。另外,新规还对养老金做了调整。从2030年
苹果汽车最新消息有望2025年亮相/或搭载车身显示屏系统易车讯近日,我们从相关渠道获得了苹果汽车的最新消息,该车可能会在2025年亮相,根据此前的专利信息来看,新车可能会拥有基于激光雷达系统的高级别自动驾驶能力,车身显示屏系统,面部识别进入以及旋转式座椅系统。根据目前通过苹果专利文件获得的消息,未来的苹果汽车可能会拥有非常先进和独特的智能化功能,其中包括:●激光雷达系统,
东风风神:2024年100%电动化,2025年销量50万本文编辑:写在前面:本文系车则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车则”,请勿侵权进入正文:自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刘联军重创曹操后,“东风”一词就被赋予了新的释义——机遇。也正是因此,求东风、抓住东风,成为人们对于把握时代脉络举措的隐喻。回到现实中,眼下,中国车市进入了新能源时代,清
2023-11-14 00:25:47
2023-05-18 18:19:42
2023-11-08 05:32:01
2023-06-07 11:12:45
2023-06-01 15:28:13
2023-05-28 09:3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