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驾评测 > 正文

新能源汽车试驾美国 美国新能源电动汽车福特C-MAX

2023-09-13 01:17:55 | 玩车网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当中,对于试驾评测一定都很关心,今天玩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新能源汽车试驾美国 美国新能源电动汽车福特C-MAX,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能源汽车试驾美国 美国新能源电动汽车福特C-MAX

试驾ARCFOX极狐αT,一台成熟的高端豪华纯电动车

作者:高克

所视,所触,所行,ARCFOX极狐αT所展现出的高端、极致,是成熟的。

它价值百万的既视感,是从身边的朋友口中得知,

驾驶品质的高端感,则是从手上,脚上的真实的感知出来的。

初见,ARCFOX极狐αT最易打动人心,“经典”的设计被灌入最新鲜的血液,让这样一台纯电动车的造型简约却时刻都能发现美感。当然,这里的经典并不是汽车设计师惯用的“大嘴”“悬浮”,或者当下十分流行的棱角分明。

ARCFOX极狐αT造型的美一定是世界性的,World?Design。

前大众设计总监席尔瓦给了这台车在造型上的更多的可能性,原因之一,“基础款”的设计元素运用非常多。简约之中,均是精致的细节。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人会觉得这是一台刻意追求视觉冲击的车,但它自身所具有的冲击力,尤其是整台车前脸的设计,从第一眼见到就能发觉。

不用特别具象的解释,“无边界”的造型理念其实从车头的线条与造型就能自我感知,这一点才是设计的灵魂所在。大灯的造型在夜间十分瞩目,百万级的既视感也是由此而来。试驾期间,朋友第一问是什么车,第二问什么价格。回答价格之后,满是惊讶,看这车的轮廓造型与大灯,他以为这台车是百万级别的。

ARCFOX极狐αT配色包括车漆的上乘感,同样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车漆最终效果是由车漆的概念设计、色彩调配、涂料选择、喷涂工艺等决定的,好的车漆无论是视觉还是触感,都显而易见。ARCFOX极狐αT冰灰配色源自于极地的环境色,呈现在车身上深邃、精致、油润,不像是战斗灰“简单粗暴”,反倒有种绅士感。

对于科技、高端感的营造,选择在内饰部分下功夫,已经成为了更多豪华品牌的必经之路。ARCFOX极狐αT在这一方面的准备,显然是充足的,但整体造型与细节之处,还是能够发现这个团队自己的想法,这一点仅仅看是不够的,要长时间的体验。

一定要体验的原因,是因为试驾ARCFOX极狐αT让我对原本持保留态度的“大屏幕们”多了不少喜欢。进入车内瞬间会被一块20.3英寸超宽4K大屏吸引过去,可以分屏显示、同开应用,主副驾驶位都能轻松操作,满足各自需求。功能暂不多做赘述,日常应用足够应对。

下方则是一块10.1英寸触控显示屏,最常用的空调、座椅、车辆设置等基础功能集中于此,而且没有设置复杂的二级菜单,可以快捷直观的进行操作是最大的亮点。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实在有太多的车为了追求增加“大屏幕们”,牺牲掉了它本身的功能性与便利性。

两款屏幕整体的使用体验非常流畅,易上手,最值得表扬的就是保证了屏幕的“实用性”,不需要缴纳智商税,大大点赞。

除了两块特别醒目大屏幕之外,ARCFOX极狐αT在内饰空间布局的设计,也把视觉上的舒适感与实用性都融入了进去。尤其实在中控台这块对于前排驾乘人员十分重要的区域,ARCFOX极狐αT的设计师并没有为了设计而设计,用莫须有的灵感让这个位置失去它的核心价值。

ARCFOX极狐αT?拥有4788mm/1940mm/1683mm的车身尺寸,2915mm的轴距,车辆的轴距与宽度决定了这台车一定会有着的非常宽敞的空间与乘坐舒适度,当然这一点只要坐上去体验一番就可以非常清晰的感觉到。

座椅的一大特点就是宽厚,包裹感与支撑感很强,毕竟这是一台性能非常强悍的车型,所以在这一方面ARCFOX极狐αT下足了功夫。座椅主要采用了NAPPA真皮的材质覆盖,辅以Alcantara的材质进行点缀,不浮夸、不复杂,但又很显档次感。空间依旧不多做赘述,除了满载5个185cm以上的成年男性不是问题之外,双十一采购的6个超大收纳箱就是通过这台车拉回家的。

相比造型设计、内部空间包括性能而言,其实更多的消费者愿意选择花费24.19万?- 31.99万这样一个不算低的价格选择一台新生的中国汽车品牌电动车,除了看重续航里程以及续航里程的真实性,ARCFOX极狐αT所具备的高性能与高品质也是一个关键性因素。

能够让消费者试驾出车辆的高品质,其实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课题,就好比座椅与驾驶位的人机工程,让消费者坐着、看着、开着舒服,不是说堆砌科技、材质就能够解决的,真的需要经验。

ARCFOX极狐αT的核心依仗被冠以欧洲百年豪华车制造工艺代名词的麦格纳。奔驰G系列、宝马5系、捷豹E-PACE等超过370万辆汽车,都出自麦格纳之手,对于高端汽车产品的制造以及其经验积累,无疑是最具权威的。

当今世界最强汽车制造水平,毫不为过。与麦格纳MAFACT (Magna Factory Concept)生产体系完成一致的高标准、高精度、先进的生产工艺与设备,是ARCFOX极狐αT看不见但真实存在的品质,落实到产品上,自然而言就是最简单却最直接的好看,好开。

ARCFOX极狐αT采用的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与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几乎可以说是一个悬挂系统的分水岭配备,暂且不说配置后的呈现效果,这样的配置几乎是同价格区间的高配合资车型的标准。对于细碎颠簸路面的滤震表现优异,对于大的沟沟坎坎悬挂干脆有韧劲儿,简而言之,舒服。最挑剔的评价也是一个标准的一线合资品牌的体验感受。

在刹车、油门的调教上,同样是非常高的表现水准。即便是一台电动车,动力瞬间可以达到峰顶,但油门表现出的快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快,不会让人不舒服。其实电动车深踩油门不舒服已经是一个纯电动汽车的通病,但讲实话,ARCFOX极狐αT的表现要比蔚来的ES6表现更加优秀。

刹车的表现同样深得老司机的心,前中后段的刹车力度表现合理且足够有信心,没有常见的前段过于灵敏的突兀感,也没有后段才会特别明显的“危机感”。

ARCFOX极狐αT四驱性能版是双电机四驱的形式驱动,最大功率可达320千瓦(435马力),峰值扭矩为720牛·米。根据友媒测试,它的0-100km/h加速时间可以达到4.9秒,100-0km/h的刹车距离可达到了36.2米,这样的数据表现随随便便就可以超过一个双倍价格的性能车,甚至是豪华品牌的性能产品。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对于一台电子化非常彻底的纯电动车而言,方向盘的随速增益是很关键的,这样对于过弯以及高速上的的行驶安全更有保障。这一点非常值得表扬,因为部分合资豪华品牌的车型上这一功能都有缺失。

总的来说,ARCFOX极狐αT的驾驶体验更加贴近于我们所开过的,驾驶感受最好的一台电动车,非常成熟,没有特别明显的短板与不适。尤其在最基础的驾驶感受与车辆工程设计领域,我们能够非常清晰的感知到,ARCFOX极狐αT在当今时代众多快速更新迭代的产品中,拥有着难能可贵的成熟。

最后我们简单的聊一下关于这台车的续航里程以及它的真实性。ARCFOX极狐αT有480/600/653km三种续航版本共计五款车型,此次试驾我们进行了一个续航里程偏差率的测试,得到了一个非常惊喜的数据,这台车在11月份的的偏差率仅有不到3%,也就是说ARCFOX极狐αT的真实续航里程与官方标定的续航里程差距非常小。作为一台四驱中型SUV而言,这样的表现实属不易。

这样表现其实与多种车辆本身的设计、用料有关。比如说更低滚阻的,245/45 R20规格的米其林Primacy 4轮胎;低至0.271的车身风阻系数、封闭式前格栅、隐藏门把手、全覆盖更平滑的地板等等。每一处设计的用心,共同达到了这样的结果。

侃车观点:

一台非常“成熟”的高端豪华纯电动车,是我试驾ARCFOX极狐αT几天来最深刻的认知。

成熟,并非保守,而是将一切做到了更高的标准,或者说是水准,一台高端豪华型车辆的水准,一台顶级纯电动汽车的水准。比说文中没有提到的NVH表现、音响表现、智能辅助驾驶以及人机交互部分的表现,纵然我没有刻意去感知,但在多次的使用过程中,我依旧可以感觉到它的过人之处,或者其它中国汽车品牌纯电动车与之的差距,清晰可见。

所以,与其说ARCFOX极狐αT有着超长的续航,丰富的配置,不错的性能,我更愿意用成熟去描述我试驾这台车之后的感受,一切恰到好处,既能让驾乘人员感受到最前沿的纯电动造车,又能发掘出深层次的造成工艺与经验,这一点,颇为难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汽车试驾美国 美国新能源电动汽车福特C-MAX

这才是本田最硬核的新能源产品:美国试驾Clarity PHEV

提起“Clarity”这个车系名,可能大部分国内的读者都很陌生。但对于美国的新能源 汽车 爱好者来说,Clarity却是一个重要的名字。2006年,第一代本田Clarity推出,是全球第一款面向大众消费者销售的氢燃料电池 汽车 ,而当时的Clarity名字中还有FCX的前缀,即Fuel Cell eXperimental,实验燃料电池的意思。 玩车网

2016年底,Clarity在停产两年多以后,终于又被本田复活。第二代Clarity仍然以氢燃料电池 汽车 的形式首发。但为了降低成本,第二代Clarity除了氢燃料电池的版本以外,随后也推出了纯电和插电混动的版本。而2017年底上市的Clarity Plug-in Hybrid,虽然在三个版本中上市最晚,但价格最便宜,又同时具有传统的内燃机动力系统,可以加油行驶,最不需要消费习惯和基础设施的改变,因此实际上它是整个Clarity车系销售的绝对主力。因此我们也特地租到这台车来试驾。

与普锐斯、聆风等大家更熟悉的混动/新能源平台最明显不同的是,Clarity并非是紧凑型平台,这台车的三围达到4895/1877/1468mm,基本与雅阁一样,是不折不扣的中型轿车身材。不过,与本田Insight这款燃油混动车在视觉上远比同级别的思域看起来更大更修长不同,Clarity的观感倒是似乎比雅阁要短一点。此外,Insight的造型和外饰设计显得这台车非常流畅优雅,而Clarity却透着实用主义路线的憨厚,让人一看就知道它取悦的一定不是那些在意用拉风的 汽车 外表来改善自我感觉的人。

造成这种区别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Clarity车身后段更像是Fastback快背车那样的溜背造型。这种造型在早年的混动车型中颇为常见,比如普锐斯和Insight,可以明显增加车身后段的垂直空间,以同时满足电池布置和乘坐、行李空间的需要。不过遗憾的是,Clarity却没有像普锐斯以及从前的Insight一样采用掀背造型,行李厢和乘员厢与三厢轿车一样被完全隔开,在行李装载灵活性上未免有些可惜。

除此之外,Clarity的内部空间却着实不错。它的前排感觉足够开扬,也许是因为车高多了17mm,坐姿和头部空间都比雅阁略有优势。而以我1.86米的身高,在前排调整舒适后,到后排也有充足的腿部空间。当然难免还是会有些顶头,但横向比较其他中级车,也不算差。后备厢达到了紧凑型轿车的水平,虽然看起来不出彩,但对于一台有巨大电池的插电混动车型来说,其实已经极为难得。

当然了,一般来说日系三强只要认真做的车,车内空间都从来不是问题。实际上我更担心的是它的驾驶感受,毕竟“本田拖拉机”的绰号并非完全浪得虚名,即使是10代雅阁,相比同级车型来说隔音和滤震也不占优势,几个月前我试驾的本田Insight更是主要因为隔音的表现不佳而在与现代Ioniq的对比中败下阵来。

这台看起来似乎更“皮薄馅大”的Clarity真的能打个翻身仗吗?没想到Clarity真的就能一仗翻身。不,不是能,而是太能了。

之前试驾“混动车标杆”四代普锐斯,觉得普锐斯做到第四代在隔音滤震方面都越来越成熟,都达到接近中级车的水准。而这台本身已经是中型车的Clarity,竟然就做到超过普通中级车的水平。

实际上这台车原本的隔音水平就相当不错,车外的噪音很少传进车内。风噪很微弱,而轮胎居然也是本田旗下少见的静音型,加上这款车底盘安定性同样不错,也没什么路噪。

而动力系统甚至更加安静,电动模式下除刹车外几乎完全听不到电机声,混动模式下尽管发动机启动,但只要油门不是踩得过深,也完全听不到声音,而即便油门到底也不会像大部分平价混动车型一样出现“突然露馅”的问题,仍然算是相当安静,这与此前Insight以及雅阁混动能听到比其他混动车型更明显的电机声完全相反。

综合车厢隔音和噪音源控制的水平,这台车的隔音水平已经完全是豪华中大型车以上的水准了。

而滤震水平居然也不低。以往不少本田车的底盘风格是有比较多的弹跳,可能路感比较丰富,但舒适性则不足。这代Clarity则变得非常安定,而且感觉很厚实。小的冲击基本被过滤掉,大的冲击则处理得很柔和,悬挂动作不快也不慢,但特点一个是很厚实,另一个是悬挂动作幅度一直会比较小,而且力度没有什么突变,显得很流畅。这种感觉跟传统的优秀底盘都不太一样——既不是欧洲车那种减震很快的敏捷高效感觉,也不是美国车那种慢和钝的厚实感觉,甚至也不是本田自己以前擅长的那种弹跳多但韧性力度有变化的感觉。这可能与本田很好的利用了增加的电池重量有关。

与之相对的,这台车的驾驶乐趣倒是相比雅阁混动有明显的弱化。倒不是动力参数的问题,这台车电机和内燃机共同工作的综合最大功率达到212匹,与雅阁完全一样。虽然车重大了不少,但因为电机更大,中低速动力更有优势,这台车测试的0-100公里/时加速成绩倒也并不比雅阁差太多。

问题在于动力感受。可能是因为标定逻辑因素,这台车的动力响应在混动模式下远不如雅阁混动感受那么直接,踩下油门要半秒后动力才慢慢上来。

当然,因为主要依靠在中低速有优势的电机,它在高速上的再加速能力也确实难免偏弱一点。纯电模式没有内燃机助力,这个问题也会更严重。

此外,它的转向手感虽然还算不错,但也不是特别“准”或“快”的类型,整体上仍偏向轻松舒适的设定。而变线过弯时因为较大的重量,车身响应也不算太好——尽管相比超过1.8吨的重量,起码完全算不上糟了。

总的来说,Clarity虽然看上去有优势也有不足,我对这台插电混合动力的评价仍然非常高,远远超出同门小弟Insight。即使驾驶乐趣有所降低,但以我的理解,这个价位的插电混动车型面向的最主要人群仍然是以实用代步为主要考量,而这台车的隔音、滤震乃至乘坐空间都相当不错,甚至真皮内饰和8扬声器音响也有不错的档次,同时又有非常多的智能驾驶配置,整体上给人的舒适性感受在4万美元以下我认知范围内是没有敌手的,而动力和操控方面的设定向经济和舒适倾斜,也更符合这台车的定位。

再加上它补贴后足够低(甚至不比普通版雅阁贵多少)的售价、足够省钱的电动模式,以及在插电混动车型中相当不错的76公里纯电续航里程,我只能选择强烈推荐。

新能源汽车试驾美国 美国新能源电动汽车福特C-MAX

美国新能源电动汽车福特C-MAX

新能源汽车的到来不是&ldquo惊喜&rdquo,而是一个蓄谋已久的强大而激进的战略计划。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和销售国之一。政府非常重视污染气体的排放。近年来,各国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广新能源汽车。因此,美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产业政策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具有必要的启示意义。让我们和我们的车系一起简单介绍一下福特C-MAXenergie新能源汽车。

福特-马克斯能源新能源汽车&mdash简介:&mdash外部

外观方面,新车前脸采用上下分体式进气格栅,顶部为单横幅设计,底部为六边形大嘴格栅。大灯组采用不规则造型,内饰采用远近一体化大灯。c-MAXenergie在左前翼子板处设有充电口,前门下方和尾部设有energie专属标识。尾部圆润饱满,后挡风玻璃上缘装有高位刹车灯。

福特-马克斯能源新能源汽车&mdash简介:&mdash内部装饰物

C-MAXenergie的内饰采用了环抱式设计,纯黑色配色,细节处采用镀铬装饰。配置方面,配备全景天窗、电动尾门、多功能方向盘和中控显示屏等。是的,新车配备了主副安全气囊、侧气帘和儿童安全座椅接口等。

福特-马克斯能源新能源汽车&mdash简介:&mdash原动力

动力方面,福特C-MAXenergie将搭载由2.0L四缸发动机和电动机组成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其中2.0L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01kW(137PS),搭配电动机系统的综合最大输出功率将达到138kW(188PS)。此外,该车在满油状态下续航里程为885公里,百公里综合油耗仅为2.1L,纯电模式下最高车速为137km/h。

作为美国新能源汽车,福特-Maxenergie开启了新能源之角。在美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经过发展变化,已经成为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重点是引导汽车企业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此外,从新能源汽车的设计生产到推广使用,各个环节基本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系统地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看完边肖汽车介绍的福特C-MAXenergie新能源车的简介,希望朋友们能帮到我们。

百万购车补贴

以上就是关于新能源汽车试驾美国 美国新能源电动汽车福特C-MAX的全部内容了,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敬请关注玩车网。
与“新能源汽车试驾美国 美国新能源电动汽车福特C-MAX”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