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7 08:31:09 | 玩车网
今天这事儿得从一次聊天儿开始。前些日子,一个公关公司的朋友找我,问了一堆关于日产e-power混动技术的事儿。最后细一打听,他们公司要去竞标日产这项目,知道我过去在电动车媒体干过,找我来给点儿意见。
帮他们找资料的时候发现了一事儿,就是标题说的,“日产计划2025年在中国放弃汽油车,全都改成混动和新能源”。现在日产在国内的电车只有 轩逸·纯电一款油改电,混动也只有2.5L机械增压+单电机的楼兰混动,对比丰田和本田的新能源/混动产品布局就显得有点儿弟弟了。
况且,楼兰混动出现的目的是为了替代曾经的3.5L V6车型,原来的VQ35虽然经典,但6缸自吸发动机已经和时代越走越远,现在增压小排量四缸机在机性能表现方面足够取代大排自吸。
其实楼兰混动的主要动力来源还是这台2.5L 机械增压发动机,为什么不用涡轮?大概是机械增压比涡轮有更积极的低扭响应。电机被装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在发动机和电机/电机和变速箱之间都布置了离合器,用来实现油电混合驱动。但电池容量只有0.6kWh,所以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纯电形式。
说白了,楼兰混动的最终意义是降低油耗,电机的存在是为了辅助发动机。所以说这是辆彻头彻尾的油车,或者说是100%油车制造思维下的产物。还有,如果按照混动结构来区分,这应该算作是并联。
不过日产马上要进入国内的这套e-power混动可是如假包换的串联结构。估计不少人看见“串联”、“并联”、“混联”就直接懵了,再看见各种混动结构图就当场晕菜。其实这事儿不难解释,你根本不用去研究花里胡哨的结构图,只要记住,如果发动机作为“汽油发电机”出现,永远不能直接驱动车轮,就是串联;如果发动机和电机不仅能分别独立驱动车轮,还能一块儿把动力给车轮,就叫并联;把串/并联工况加一块的就是混联。
弄明白什么叫串联再回过头来看e-power,发动机和发电机将汽油能量转化成电能,电能分成两路,一路去往电机用来驱动汽车;另一路被储存到电池。也就是说,在全工况下驱动车辆的都是电机,发动机只拿来供电。所以说e-power能给你纯电车的驾驶感受,但又比电车跑得远。
举个例子,在海外日产有一款和奥德赛差不多大小的7座MPV?SERENA e-power,1.2L三缸汽油机+ 320Nm扭矩/100kW功率电机,扭矩参数和主流的2.0T差不多,百公里油耗4升出头,油箱容积55L,算下来加满一箱油能跑1300多公里。而国内奥德赛混动的工信部油耗5.8L/100km,油箱容积50L,这么来看e-power的节油效果还算不错。
换个角度,如果给e-power换一块大电池,再弄个外接充电口,这东西就是“增程式插电混”,这么说一下就时髦了不少。从结构分析,增程式就是可插电的串联混动,根本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最近增程式这东西火起来还得托理想ONE的福。
既然增程式和串联混动属于一脉相传,是不是等于e-power就属于“增程式”呢?答案对也不对。说对是因为从结构和工作逻辑角度出发,这俩的确算得上一回事儿;但说不对就是从产品定位和政策角度而言,毫无疑问增程式属于新能源范畴,而串联混动的e-power还是一辆油车,日后上路也只能乖乖地上汽油车蓝牌。
政策——是我对于e-power最大的担忧,尽管ta开起来和电车无异,结构和工作逻辑也和增程式相似,完全没有里程焦虑,但就因为缺乏大电池和外接充电口,所以不能挂上绿牌享受新能源“优待”,一下子就显得没那么香了。
目前,日产在海外有三款NOTE、劲客和SERENA 三款e-power车型,进入国内后最大可能是落在轩逸和劲客两款车上,e-power轩逸是为了争夺雷凌/卡罗拉双擎的市场,难度可想而知;而e-power劲客作为小SUV或许还能图个新鲜,但考虑到南北丰田的C-HR和奕泽都有纯电版提供,混动这种“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产品就有点儿尴尬。不管e-power在国内市场表现如何,还是祝愿我那朋友他们公司能竞标成功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玩车网(https://www.ssxwc.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到2035年燃油车全部改为混动?的相关内容。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祁驿
10月27日,在202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李骏院士宣布,2.0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正式发布。
图片来源:202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视频截图
其中,他提出至2035年,我国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各占一半,传统能源动力乘用车将全部转为混合动力,从而实现汽车产业的全面电动化转型。其中,针对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2.0版技术路线图指出,至2035年,我国将形成自主且完整的产业链,自主品牌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品技术水平将与国际同步,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总销量50%以上,纯电动则将占到新能源汽车的95%以上。
2030年-2035年,将实现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的大规模推广应用,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也将达到100万辆左右,并将完全掌握燃料电池核心关键技术,建立完备的燃料电池材料、部件、系统的制备与生产产业链。
智能网联方面,至2035年,各类网联式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将在国内广泛运行,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具体来看,2025年HA级智能网联汽车将开始进入市场;2030年,实现HA级智能网联汽车在高速公路广泛应用,在部分城市道路规划应用;2035年,HA、FA级智能网联车辆具备与其他交通参与者间的网联协同决策与控制能力,各类网联式自动驾驶车辆将广泛运行于中国广大地区。
难道说到2035年路上就见不到燃油车,厂家也不给产销燃油车了吗?
答案99%以上是不会的。
首先,这个技术路线图,是给有关部门制定政策作为参考依据用的,它提出的,都是一些美好而远大的目标,并不是政策本身。
如果你看过技术路线图1.0版本,然后对照执行结果你就能发现理想和现实之间差距还是很大的。 玩车网
其次,即便这些目标变成了政策,距离2035年不是还有15年吗,一台车你能开15年不换吗?
按照现在大家换车的频率,我觉得15年可能已经换过三轮了吧,所以这两年您买车还是可以随心所欲的。
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该买的买,该换的换,技术路线不是政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2025年油电混动汽车 2025款探险者上市时间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玩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玩车网:www.ssxwc.com2025年要上市的30款新车新年伊始,又有一大批新车上市或者即将上市,今天我们就来分类盘点一下2025年上市的30款车型。欢迎关注老图,持续更新新车上市信息。中大型SUV就在前几天,我们在工信部申报目录中看到了小米YU7单电机版的申报图,该车采用单电机驱动,售价比四驱车型便宜一些。小米YU7预计在今年的6—7月份完成上市。小米YU7采用家族设计语言,车头与SU7类
2025款探险者上市时间2025年7月。根据查询福特汽车官网得知,在2025年7月在国内正式上市的。探险者混动版搭载3.0LV6自然吸气发动机加电动机组成的插电混动系统,发动机最大功率为257kW,电动机最大功率为74kW。宝马计划到2025年将推9款新电动车,宝马iX1/3系纯电等我们从外媒获悉,宝马汽车正在大幅增加旗下电动汽车产品车型,新车计划在2025年将推出9款新电动汽车,该
三款明年国产!奔驰将推六款全新电动车型,2年内完成近日,邦老师从相关渠道获悉,奔驰更新了旗下纯电动子品牌EQ未来的产品规划,将在2022年推出六款奔驰EQ系列电动车,分别为EQS、EQA、EQB、EQE,以及在EQS和EQE基础上打造的两款高端纯电SUV车型。尽管这些奔驰EQ车型在此前都已陆续曝光,但这是奔驰首次透露这些产品计划上市的具体时间。在明年上半年,首先在奔驰德国工厂投
苹果汽车最新消息有望2025年亮相/或搭载车身显示屏系统易车讯近日,我们从相关渠道获得了苹果汽车的最新消息,该车可能会在2025年亮相,根据此前的专利信息来看,新车可能会拥有基于激光雷达系统的高级别自动驾驶能力,车身显示屏系统,面部识别进入以及旋转式座椅系统。根据目前通过苹果专利文件获得的消息,未来的苹果汽车可能会拥有非常先进和独特的智能化功能,其中包括:●激光雷达系统,
A00级王者再升级,2025款海鸥上市比亚迪新车发布,2025款海鸥发布上市,共三款车型,6.98-8.58万元2025款海鸥配置升级,6.98-8.58万元的价格“非常鸥气”。2023年4月上市以后,海鸥持续热销。截止到今年2024年7月底,海鸥仅用16个月的时间,累计销量就超过50万辆。这是中国市场,累销最快达成这一成就的纯电+A00级车。8月1日,比亚迪海鸥又
宝马计划到2025年将推9款新电动车,宝马iX1/3系纯电等我们从外媒获悉,宝马汽车正在大幅增加旗下电动汽车产品车型,新车计划在2025年将推出9款新电动汽车,该计划承诺到2030年底销售超过70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这项重大举措也旨在使宝马在与奥迪,捷豹,雷克萨斯,梅赛德斯·奔驰和特斯拉等竞争对手的高端品牌竞争中,成为电动汽车销售的领导者,并帮助其实现日益严格的目标以削
2025款探险者上市时间2025年7月。根据查询福特汽车官网得知,在2025年7月在国内正式上市的。探险者混动版搭载3.0LV6自然吸气发动机加电动机组成的插电混动系统,发动机最大功率为257kW,电动机最大功率为74kW。第1000万台发动机下线,长城蜂巢动力的跨越式发展刚刚开始自2018年开始独立运作,3年之后,长城汽车蜂巢动力迎来了自己的又一个里程碑。6月17日,
东风风神:2024年100%电动化,2025年销量50万本文编辑:写在前面:本文系车则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车则”,请勿侵权进入正文:自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刘联军重创曹操后,“东风”一词就被赋予了新的释义——机遇。也正是因此,求东风、抓住东风,成为人们对于把握时代脉络举措的隐喻。回到现实中,眼下,中国车市进入了新能源时代,清
2023-11-14 00:25:47
2023-05-18 18:19:42
2023-11-08 05:32:01
2023-06-07 11:12:45
2023-06-01 15:28:13
2023-05-28 09:3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