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4 20:33:59 | 玩车网
可以。治疗糖尿病的五谷杂粮类: 1、小麦:功效:小麦性凉,味甘。具有养心安神,益肾,健胃厚肠,除热止渴,敛汗,止痢等功效。主治糖尿病、神志不安、虚烦不眠、心悸怔忡、癔病、脾虚泄泻等症。 2、燕麦:又名皮燕麦、雀麦、野麦。功效:燕麦性温,味甘。具有益肝和脾、滑肠催产的功效。主治病后体虚糖尿病、纳呆、便秘、难产等症。此外还有止汗、止血的功效,或治虚汗、盗汗、出血等症。由于其滑肠、催产,故孕妇禁食。 3、荞麦:又名莜麦、油麦、乌麦、花荞、三角麦、玉麦、甜荞麦。功效:荞麦性凉,味甘。具有清热利湿、开胃宽肠、下气消积等功效。主治头风疼痛、胃肠积滞、痢疾热泻、疮疖丹毒糖尿病、白浊带下等症;外用可清热解毒。由于荞麦中含有红色荧光素,花中尤多,部分人食用后可产生光敏感症(荞麦病),如耳、鼻等处发炎肿胀,眼结膜炎,咽炎,喉炎,支气管炎等,应当引起注意。因其性寒,食之能动寒气、发痼疾,患皮肤过敏及脾胃虚寒者禁食。 4、小米:功效为性凉、味甘、咸。具有清虚热、补虚损、健脾胃等功效。主治病后、产后体虚、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呕吐泄泻、小儿消化不良、口干烦渴等症;还有滋阴液、养肾气的功效,可治消渴口干、腰膝酸软、止泄痢、利小便;外用还可治赤丹及烫、火灼伤等。小米为碱性食物,因此,风湿病、痛风、糖尿病等血中酸度太高不能食用酸性谷物的人,食用小米不会有任何不适。 5、玉米:功效是性平,味甘。具有调 中开胃、通便利水,降糖、降血脂等功效。主治胃纳不佳、慢性肾炎水肿、尿路结石、腹水尿少、糖尿病、高血脂症、浮肿、黄疸等症。 6、大豆:大豆性平、味甘。具有补虚清热、利便、除湿、健脾、宽中等功效。主治面黄体弱、胃中积热、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习惯性便秘等症。黄豆有“宽中下气、利大便、消肿毒”的功效。常服可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病症。 7、黑豆:黑大豆性平、味甘。具有补肾滋阴、补血活血、除湿利水、祛风解毒等功效。主治肾虚消渴、不孕不育、耳聋、盗汗自汗、产后诸疾,中风脚弱、血虚目暗、下血、水肿胀满、脚气、黄疸浮肿等症。还可治风痹筋挛、骨痛。 8、薏米:性凉、味甘、淡。具有清热排脓、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主治水肿脚气、风湿痹痛、脾虚泄泻、小便短赤、筋脉挛急,肺脓肿、肠痈、阑尾炎、热淋、石淋消渴等症。 9、绿豆: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等功效。主治热痱疮痈、各种水肿、水火烫伤、乳痈、消渴、痄腮、暑热烦渴,降血脂及各种中毒等症。并有抗过敏功效,可治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10、豌豆:性平,味甘。具有和中下气、解毒利水等功效。主治小便不畅、下腹胀满、产后乳汁不下、糖尿病、脚气、痈肿等症。 11、豇豆:性平、味甘。具有健脾补肾功效。主治食积、腹胀、小儿消化不良、嗳气、糖尿病、带下等症。外用可消肿解毒。 12、扁豆:性平,味甘。具有祛暑、化湿、健脾和中等功效。主治暑湿杂症、脾虚泄泻、赤白带下,小儿疳积等症。 13、豆腐:性凉、味甘。具有宽中和胃、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等功效。主治目赤、消渴、便秘、咽痛、肺热痰多、胃火口臭等症,并解硫、碘、酒精中毒。 14:豆腐皮:又名腐竹、豆腐衣、千张。性平、味甘、淡。具有清肺养胃之功效。主肺热咳嗽、热病伤津、大便干结消渴等症。
黄玉米:种皮为黄色,包括略带红色的黄玉米。美国标准中规定黄玉米中其他颜色玉米含量不超过5.0%。
白玉米:种皮为白色,包括略带淡黄色或粉红色的玉米。美国标准中将淡黄色表述为浅稻草色,并规定白玉米中其他颜色玉米含量不超过2.0%。
糯玉米:富含粘性的玉米。
杂玉米:以上三类玉米中混有本类以外的玉米超过5.0%的玉米。我国国家标准中定义为混入本类以外玉米超过5.0%的玉米。美国标准中表述为颜色既不能满足黄玉米的颜色要求,也不符合白玉米的颜色要求,并含有白顶黄玉米。
玉米的病害主要有大(小)斑病、丝黑穗病、黑粉病、纹枯病等,虫害主要有玉米螟、玉米夜蛾、玉米蓟马及小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大斑病病斑大而少,最初呈表褐色水渍状斑点,扩展后很快成为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长纺锤形条斑,后期于病斑上长出一层黑褐色霉;小斑病病斑小而多,后期往往愈合,发病初期于叶面上产生褐色水渍状小点,逐渐扩大成椭圆形,边缘有紫色或红色晕纹状病斑,后期病斑中部色变淡,出现赤褐色同心轮纹。发病多从下部叶片开始渐向上部蔓延,严重时病叶多枯死。药剂防治可选用50%退菌特800倍液、65%代森锌800倍液,于发病初期开始喷施,隔7d左右喷1次,连喷2~3次。
玉米螟在玉米苗期为害造成枯心,抽穗后钻蛀穗柄和茎秆,致使遇风吹折;穗期雌穗被害,嫩粒遭损,影响灌浆而降低千粒重,为害很大。药剂防治一般应在心叶末期进行,并在穗期适当进行保护。常用药剂有:5%百树得1500倍液、2.5%功夫4000倍液、80%敌百虫800倍液灌雌穗或心叶。
主要的地下害虫有金龟子(幼虫)、蝼蛄、地老虎等,害虫取食或咬断幼苗,使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农业防治可采用深松初冬翻耕土地,直接消灭部分害虫或使其暴露于地表被冻死、风干或被天敌啄食寄生等,避免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并合理灌溉;药剂防治采用50%辛硫磷1000倍液、80%敌百虫1000倍液、2.5%敌杀死或20%杀灭菊酯3000倍液喷洒或灌杀。
2024-02-21 15:02:25
2024-02-28 20:26:26
2024-02-28 20:02:52
2024-02-29 08:05:43
2024-02-29 01:41:08
2024-02-28 13: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