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0 18:02:18 | 玩车网
特斯拉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现象级的存在。特别是来到中国市场之后,通过技术领先和降价等手段刺激了20-30万元级别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一大批的后起之秀也有意或无意的模仿特斯拉的理念和模式。
但随着市场的发展,自主品牌在更多不同的价位段有了更多的新车型和新技术特点,声量和销量都不输特斯拉。那么,
已经曝光且不久后的中期改款特斯拉新款Model 3还能够像初来乍到那般搅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吗?轱辘哥将从搅动前后和影响三部分慢慢细说。
搅动前的中国车市
在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彼时的自主品牌新能源大多都是随应政策的“油改电”车型,这些车型续航里程短、车身强度差、乘坐不舒适以及补贴后仍不低廉的售价,使其很难走入寻常百姓家。
于是,这些车型只能活跃在网约车市场和共享汽车行业当中。
直到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尤其是国产后,带动起了一大批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配件供应商,从而促进了配套零部件供应商的革新换代。
让自主品牌新车想要获得较为先进的零部件这件事情变得更简单
除了单个的硬件,在软硬件结合层面最热门的功能——智能驾驶辅助,也是特斯拉在当时打下基础的。早在2014年,特斯拉就与Mobileye公司研发自动驾驶功能,并在2015年就推出了Autopilot 1.0版本并至今逐步更新迭代,使其成为现在新车发布几乎离不开的功能。
最后就是特斯拉给中国汽车市场带来的全新销售模式——官方直营。
以往的汽车销售非常依赖于二级经销商,这样的好处是能够根据需要将品牌扩展到更多有需要的地区。但由于层层的加码,导致消费者很难原价购买和体验到厂家给到消费者的一些权益,多了一个中间商赚差价。
特斯拉就不同了,将买车也变成一个可以在手机APP操作的事情,价格、服务和质保等也能够尽量做到统一,让买车变得更加简单,让消费者有更好的购车体验。
现在这一个购车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传统品牌学习。
搅动后的中国车市
在受到特斯拉的刺激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自主品牌也表现出了很强的“求生欲望”,纷纷摒弃原有的造车思路,重新开发出了代表各自的纯电原生平台。
不仅在智能驾驶辅助方面效果可以比肩特乃至超过斯拉了,在自主品牌非常擅长的舒适性配置上更是吊打了特斯拉多款车型。
在售价方面,从一开始的对标特斯拉,到售价达到80万,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越来越成熟,自主品牌的成本控制优势愈发突出,品牌价值也日益提升,从而有了更多的定价话语权。借用平台架构的优势,像
极氪
、
蔚来
、理想等品牌,也生产出了更多符合各个价位段的车型,丰富了市场,让消费者有更多的车型可选。
可以说,在引进特斯拉进行国产之后,在售价和技术等多个维度的刺激下,自主品牌也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了可以和特斯拉掰掰手腕的程度,受益的是自主品牌,更是消费者。
新款Model 3将持续影响20万元价位段的新能源车型
从目前获得的消息来看,中期改款的
Model 3
将在今年的第三季度进行生产,若届时的价格与现时齐平或更低,轱辘哥认为将对自主品牌20到30万元价位段的车型造成不小的冲击和影响。
从销量上来看,2023年上半年现款的特斯拉Model 3一共卖出了90173辆,其最直接的竞品车型是
比亚迪
海豹
,上半年卖出了40760辆,仅为Model 3的一半销量还不到。另一款竞品车型
小鹏
P7i上半年的销量也仅有20045辆。
所以从销量可以看出,现款Model 3仍是要大幅度领先这两款竞品车型的,虽然国产交付的时间超过了三年半,但热度依旧不减,地位难以撼动。
加上中期改款的Model 3被曝将升级座椅通风,杜比全景声音响和更高阶的自动驾驶辅助功能,所以国内同级别的车型的销量将受到不小的影响。
轱辘哥认为,如果想要购买一款纯电车型,现阶段的Model 3并不是一款必买的车型,同价位有许多优秀的自主品牌竞品车型可以选择玩车网
。但如果是在新款车型上,特斯拉给予其更节能的电机,更长的续航和更加智能和先进的驾驶辅助功能,消费者们会不会为了新鲜感而买单呢?这也是能否再次搅动市场的关键。或许新款的Model 3未必能在声量上大过友商和竞品,但在产品和销量上,对于不少自主品牌来说仍是不小的挑战。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My车轱辘,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特斯拉一直都是新能源汽车领域里一个现象级的话题,毫不夸张的说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地位与苹果在手机领域的地位是一样的。这也导致了无论国产还是进口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上市之处总是喊着“硬刚”特斯拉的口号,最后量产出来的车型却实力平平,与其相距甚远。
不过新能源汽车发展至今,有不少车型已经具备反扑的实力。面对特斯拉的独领风骚,小编就给大家介绍4款,在2020年最有可能成为成为“特斯拉终结者”的实力派车型。
Polestar 2
Polestar?2这这款车型可说是完全针对特斯拉而生,目标客户也和特斯拉相似,其定位为高性能电动轿车,售价为29.8万元-41.8万元,计划2020年交付首发版车型。
外观方面可能是因为沃尔沃家族式设计的影响,加上浓厚的越野跨界风,虽然设计前卫,但总感觉像一台燃油车。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跨界元素与新能源车的结合也是少见,Polestar 2因此别具特色。
内饰方面,相比于是特斯拉“什么都没有”设计的风格,个人认为Polestar 2的内饰会显得丰富和豪华一些,虽然也有功能齐全的11.15英寸大屏,但由于流淌着沃尔沃的血液,中空式档杆,多功能方向盘,整个驾驶舱保留了很少的物理按键,并没有特斯拉做的那么极端。
Polestar 2的电驱系统由容量为72 千瓦时的电池组及前后双电机组成,目标续航里程为 500 公里(NEDC工况)。这套强大的纯电动四驱系统让Polestar 2拥有 408 马力的最大动力及 660 牛米的最大扭矩, 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只需4.7秒。
现在车还没有交付,具体开起来怎么样现在不好说。续航不如model3这点可以肯定了,不过买这车的人任谁都不会跟那3度电较劲。而且我觉得polestar的豪华感相比model3更好,会更适合大多数人。
Mustang March-E
百年福特从未缺席每一次时代巨变,这次也不例外。Mustang March-E是一款以Mustang为灵感的纯电动SUV,它的面世标志着福特进入电气化新时代,其与现款Mustang采用相同的设计语言,在美国的起售价格为43895美元(约30.8万人民币)。
该车按搭载电池不同,分为标准和长续航两种版本,其中长续航后驱版Mach-E EPA续航里程约480公里。长续航全驱版Mach-E能输出332马力的最大功率和565牛·米的峰值扭矩。标准续航全驱版本Mach-E 0到96公里/小时加速时间快过基础版保时捷Macan。
同时该车又推出两款高性能特别版Mach-E——GT版本能在4秒之内完成0至96公里/小时加速。而GT高性能版则更进一步,能在约3.5秒完成同样加速,与保时捷911 GTS处于同一水平。
Mustang Mach-E 目前提供的续航数据和 Model 3 还算比较接近,相比而言价格高了一些,算是一点错位竞争,对应的还有相比特斯拉整体更有档次一点的空间内饰,同时在进入国内跟大家见面之前,还会根据国内消费者的口味进行本土化调整,届时孰强孰弱,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UX 300e
UX300e是雷克萨斯进入电气化时代的首款量产车型,其定位是紧凑型SUV,预计2020年5月份在国内销售,电池的能量是54.3kWh,快充充电功率为50kW。
该车外形内饰上完全保留了UX系列的设计,动力系统上则采用完全不同的形式,驱动电机最大功率204Ps,综合续航里程达400km。个人认为该款车型,真是非常适合国内用户的喜好,但续航里程不足是其短板,估计届时根据用户需求也会推出长续航版本。
雷克萨斯的豪车,一直深受用户喜爱,2019年更是创下了全球765330辆的惊人销量。该车之前的销售重点一直都在欧洲等发达国家,近几年转为中国,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有很多设计都是向中国用户所优化。进入市场之后,个人认为该车还是有与特斯拉掰手腕的实力的。
比亚迪-汉
比亚迪-汉,定位于品牌旗舰轿车,用汉来做命名,由此可见比亚迪野心勃勃。
汉朝作为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几个强势王朝,对外远攻匈奴,对内教化黎民,既建立了丝绸之路与西域相交,又延续四百年,成为一个民族,一个人种的代号。汉族汉人的影响力,足以让这款车有足够高的期待。
该车拥有国产历史之最的2.9秒零百加速成绩、以及由豪华阵容打造的首款国产电动中大型轿跑,这车一定会成为国产车的分水岭,以前说比不过特斯拉,最直接的原因是比亚迪没有一款能和特斯拉在同价位上PK的产品。
外观造型,EV版本基本延续了概念车E-SEED GT的设计。车头采用了封闭式设计,大量线条的运用看起来更有层次感和运动感。
内饰设计基本完全复刻了之前曝光的内饰设计渲染图。这在早几年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往往出现渲染图表现出众,实车内饰泯然众人的现象。
对于汉的电池及续航数据,目前官方透露的信息是,汉EV版车型将搭载比亚迪最新研发的超级电池——刀片电池。其续航里程有望超过600公里,行驶寿命可以长达120万公里,且安全性也要远远高于普通的动力电池。
比亚迪-汉竞争力十足,也是展现了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最高的技术水平,也是目前比亚迪的最高的车型定位,很有可能定价也是最高,很明显比亚迪打算用这款车正面硬刚特斯拉和其他外国品牌,用胜利的姿态来唤醒消费者的民族自信心。
写在最后:
2020终究谁能把特斯拉拉下马,成为电动沙皇?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知瞭汽车/正琦
虽然“拒交门”、“刹车门”等各种维权事件层出不穷,但
特斯拉
近些年的销量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在合资纯电车领域,特斯拉始终是独一档的豪华品牌,几乎没有合资品牌能够挑战特斯拉的江湖地位。
然而,近期又有一家美国电动车新势力
Lucid
Motors即将入华,领英平台显示,Lucid已开始在中国进行部分岗位招聘,位置显示是在
上海
。据了解,Lucid将推出3个平台7款车型,定位对标特斯拉
Model 3
的产品,实现国产后,售价预计在20万元左右。
那么特斯拉在中国的好日子到头了么?
1.上市募集资金破纪录,纯电独角兽叫板特斯拉
Lucid Motors,于2009年成立。说起来,这家新能源车企还与特斯拉有点“亲戚关系”。其创始人谢家鹏是特斯拉的初创董事之一。特斯拉创立没几年,“火星人”马斯克就直接把谢家鹏踢出了公司。离开特斯拉后,谢家鹏与同为华人的前甲骨文高管温世铭创立了Lucid Motors的前身Atieva。
谢家鹏之前在特斯拉一直参与电池系统的研发,在Atieva创立之初,他们也主要以研发电动汽车的三电系统为主,并未开始制造整车。但在之后,Atieva从特斯拉挖来大批骨干员工,开始谋划造车事业。2016年Atieva更名为Lucid Motors,同年发布首款量产车
Lucid Air
。
然而,这款量产车却在之后经历了难产,直到2021年Lucid Air才正式交付。不过,资本市场当年对Lucid的未来还是相当看好的。2021年7月Lucid在纳斯达克上市,上市之初便募集了近50亿美元,创下新能源车企在美上市募集资金的纪录。那么在资本市场曾备受追捧的Lucid旗下产品实力究竟如何呢?
2.车头神似小鹏,性能炸裂销量不佳
与特斯拉一样,Lucid Air作为其公司旗下的第一款车型,主打豪华市场,对标
保时捷
Taycan
,特斯拉
Model S
以及
奔驰EQS
等车型,定价十万美元。从外形上看,Lucid Air酷似
小鹏P7
的前脸貌不惊人,不过掩藏在这看似并不夸张的造型背后十分炸裂的性能。
性能数据上,Lucid Air的GrandTouring性能版马力便达到了1050匹。而更为高端的Sapphire性能版马力直接飙到了1200匹以上,1-60英里加速只需2.5秒。
不过,超强的马力似乎并没有削弱Lucid Air的续航水平,GrandTouring性能版717公里左右的续航已经十分优秀。Dream限量版836公里的续航,配合充电21分钟续航482公里的快充技术更是让大部分车主摆脱了里程焦虑。
但市场却对这款性能炸裂的豪华电动车反应冷淡。2021上市初年,Lucid Air总交付量不过300余辆。2022年前三季度销量则不到3000辆。受累于销量,Lucid Air的股价也应声下落,市值从900亿美元暴跌至100多亿。
不过,近日传出消息,Lucid即将进军中国市场,并且极有可能仿效特斯拉在中国建厂。那么,这一招移花接木能否帮Lucid走出困境呢?
3.国内招兵买马,Lucid要继续与特斯拉相爱相杀?
近日有消息传出,前
集度
汽车副总裁朱江出任Lucid中国区总裁。此外,在一些招聘平台上也可以看到Lucid正在招兵买马,招聘岗位涵盖软件工程,公共政策,人力资源等多个领域。
Lucid可能是想要复制特斯拉在华设厂的策略。毕竟,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无疑会助力Lucid在华工厂的生产效率。而Lucid这几年销量不佳既有产品品牌力不足的原因,也有供应链的问题,关键部件供应不足严重制约了Lucid Air在美国的产能。Lucid在华设厂不仅是要对标特斯拉,更是想要通过此举解决产能问题。
但在中国Lucid本身的品牌知名度不高,要复刻特斯拉的成功还需配合正确的市场策略与营销手段。据悉,Lucid接下来将推出3个电动车平台,其中有一款中型电动车平台。Lucid或将仿效特斯拉生产一款20万左右价格的车型。这款中型轿车大概会承袭Lucid Air的高性能与豪华调性,很可能会对特斯拉合资电动车老大的地位形成挑战。
但如今的中国市场早已不是特斯拉进入中国时的一片蓝海了。Lucid不仅要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还需要面对BBA的夹攻与中国造车新势力的内卷浪潮。
但在华设厂对于Lucid来说仍然是必要之举,否则既无法扩大产能,也难以进入中国这样一个世界级的汽车市场。想当初,在Lucid Air首车交付当天,马斯克曾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篇曹植的《七步诗》,显然是哀叹曾经并肩作战的“兄弟”如今却要刀剑相向。而如今,这两家兄弟公司可能又要在中国市场里继续骨肉相残、相爱相杀了。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知嘹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05-17 20:48:44
2023-05-16 00:22:05
2023-09-06 09:35:33
2023-05-14 11:17:52
2023-05-12 10:37:42
2024-01-18 14:4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