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0 19:57:47 | 玩车网
在2023年成都国际车展前夜, 阿维塔11 鸿蒙版正式推出。这款车型提供4种不同的配置选择,并配备了HI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售价区间为30万元到39万元之间。针对12月31日之前的订单,消费者可以享受特别限时优惠,即下定金5,000元即可抵扣25,000元购车款,使最低到手价仅为28万元。
作为 阿维塔 11系列的新成员,阿维塔11鸿蒙版不仅搭载了专为其深度定制的鸿蒙座舱和华为高阶智驾系统ADS 2.0,还在外观、内饰和续航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既然敢叫鸿蒙版,那我们就看看他到底有多牛!
为什么叫鸿蒙版?其实阿维塔一直都是“含华量”非常高的品牌,品牌的第一个整车平台就叫做CHN平台( 长安 、华为、宁德时代),在技术和设计方面绝对是行业的第一梯队,而其中的“H”指的就是华为。
在造型方面,阿维塔11鸿蒙版保留了现有车型的整体设计,但采用了全新的曜黑车漆喷涂,配备了黄色刹车卡钳,为车辆增添了独特的视觉效果。此外,相对于现款阿维塔11车型,该车的下包围更显饱满且更低趴,同时在前脸、侧裙和尾部增加了更多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元素。尺寸方面保持不变,长宽高分别为4880/1970/1601毫米,轴距达到2975毫米。
新能源汽车时代,智能座舱的重要性已经不亚于车辆的驾驶性能。在智能座舱领域中,华为的鸿蒙座舱被誉为业界的“天花板”级标杆。诸如问界等车型搭载的鸿蒙系统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高度赞赏。鸿蒙座舱具备许多优点,这使得大多数人都能够轻松地体验到其中的种种便利。 玩车网
阿维塔11鸿蒙版标配了一系列先进的科技设备。包括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15.6英寸悬浮式中控屏以及10.25英寸副驾驶触控屏。这套配置支持5G网络,提供在线导航、音乐和视频功能,同时还具备WiFi热点、透明底盘、行车记录仪、疲劳监测、离车座舱感知、哨兵模式等功能。
阿维塔11鸿蒙版的车机系统延续了HarmonyOS在手机端的操作,保持了极致性能和流畅的使用体验。即使经历长时间运行,车机系统仍然保持着出色的流畅性。此次推出的车型还是鸿蒙座舱首次适配了副驾驶座椅上的触控屏,为乘客提供更多便利。副驾驶屏幕支持自动亮屏和熄屏功能,同时还具备了三指滑屏等手势操作。
此外,新功能还包括了小塔随屏走,让副驾驶座位的乘客能够更方便地控制应用app。副驾驶语音指令也被优化,使其更加适合控制副屏上的应用app。
阿维塔11鸿蒙版在智能驾驶方面非常出色,全系车型都配备了3颗激光雷达和34颗智能驾驶传感器。这些强大的硬件支持使得阿维塔11鸿蒙版能够搭载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ADS 2.0,而这一系统在实现高阶辅助驾驶的同时,无需依赖高精地图。利用激光雷达技术,为驾驶员提供精准的导航和驾驶辅助功能。
全系车型都标配了高速NCA(自动驾驶)、APA(自动泊车辅助)、RPA( 远程 泊车辅助)。这款车还采用了业界首创的GOD网络,平均的人工接管里程从100KM提升至200KM。高速NCA已经覆盖了超过260座城市的快速道路,总里程达到30万公里。此外,城区NCA已经成功落地于 上海 、广州、深圳、杭州、重庆等5大城市,未来将有更多的城市加入。
阿维塔11鸿蒙版在感知技术领域取得了创新性突破。它将华为独创的GOD网络与激光雷达技术相融合,从而实现了异形障碍物紧急制动(GAEB)功能。这一技术创新进一步增强了车辆在高速、城区和泊车等场景中的感知、判断、决策和执行能力。这些先进的智能驾驶技术将为驾驶者提供更高水平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阿维塔11鸿蒙版在动力方面没有过多的改变,搭载了华为DriveONE高压电驱系统,提供了单电机和双电机两种动力选择,基于全新的算法,全系车型提升20-30km。
单电机后驱车型的最大功率为230千瓦,最大扭矩为370N·m,CLTC工况标准,可选配630km和730km两种续航里程。双电机车型最大功率达到425千瓦,最大扭矩可高达650N·m。零百加速3.98秒,CLTC综合工况,双电机车型的续航里程可选择580km和700km两种。
阿维塔11的鸿蒙版发布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升级,特别是引入了ADS 2.0智能驾驶技术。体验过 问界M5 智驾版的同学都知道他有多牛,作为CHN(长安,华为,宁德时代)的首款车型,阿维塔11具备许多优势。相信通过这次鸿蒙版的发布,进一步提升阿维塔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销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茶一味,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华为生态汽车品牌的阵容愈发的强大,但哪些品牌是新老司机都耳熟能详的呢?
极狐?
智界 ?
阿维塔 ?
似乎这些品牌的知名度都不够高,只有问界汽车算的上一线新势力品牌;这个颇有些“敢问路在何方却依旧勇往直前”的品牌很有些味道,花粉偏爱这个品牌是有道理的,只是问界汽车的销量到底是高还是低,能不能助力华为成就汽车梦?!总是说得热闹可不行,销量才是最有说服力的参考。
AITO M5是问界汽车的销量基石,那就先来看一看这台车的数据。
8月第四周的单周销量即将出炉,可是大概率不会有问界汽车的数据,因为单周榜只汇总销量前十的汽车品牌、轿车和 SUV 车型; 问界M5 的月销量远远不够进入前十名,所以八月份的数据还难以预估,但相信不会很高。
AITO M7是时问界汽车的高端车型,销量数据如下。
近四个月的当月销量均未能突破一千辆,八月的销量同样是无法预估的。
目前的问界汽车只有这两台量产车,总销量只有27477辆;这个表现是比较差的,只相当于 理想汽车 不到一个月的销量,而之所以将这两个品牌的数据放在一起对比,原因是目前理想和问界汽车均主攻插电式增程混动汽车,产品类型是相同的。
问界汽车的表现确实一般,其车辆在技术层面是否做到了“遥遥领先”尚不可知,但在销量上呈现出的是明显的下滑。
品牌很有寓意,还有华为品牌光环,问界汽车怎么就不如单打独斗的理想汽车呢?
其实不只是理想汽车, 蔚来 汽车、 小鹏 汽车、 零跑汽车 、合众汽车等新势力品牌的表现也要比问界汽车好一些,而这些品牌基本都没有“光环加持”;所以这些车只有拼产品力,而设计是体现产品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也许问界汽车在设计方面确实有提升空间,比如问界M5 EV的视觉效果就不是很理想,当然这是笔者的个人观点。
不过 问界M7 的设计评价普遍不高,这就不是个人观点了。
其他新势力品牌的产品相较于问界汽车,其车辆普遍更加前卫;新能源中高端汽车确实应该前卫一些,因为会选择这些车的用户普遍有着前卫的思想和审美,能愿意放弃传统豪华品牌而选择新自主高端品牌的做法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所以过于保守的设计是很难吸引到这些用户的,问界M7的设计感有些偏传统,神似燃油动力汽车;可是又不具备传统高端燃油动力汽车的特点,比如高端燃油车多使用 前置后驱 或四驱架构,车身的特点是车头很长、轴距较大,车身侧面会显得很有张力,可是问界M7的车头略显短小,看起来有些横置四驱车的味道,似乎缺少一些高端车该有的气质。
除设计因素以外,问界汽车的品牌卖点也在逐渐模糊。
如果问界汽车只是问界汽车,你会选择它吗?
如果问界汽车从开始就是问界汽车,相信依旧有人会选择它;但是问界汽车从开始就被视为“华为汽车”,选择问界汽车的用户多数是华为品牌粉丝,所以这个品牌需要突出的是“华为”而不是问界。但是华为和问界的关系发生了变化,问界品牌的车辆不允许出现华为的标识,问界的“含花量”几乎归零;这样的车势必难以吸引花粉,会继续选择这台车的人则不见得还是华为的粉丝,但是在问界门店实际探店的感受却是终端销售人员还在“讲华为”,那么结果又会让非花粉感觉到排斥。
问界初期的爆火是华为加持的结果,现在的销量下滑还是因为华为。
所以问界想要梅开二度无非有两种方案,一个是加强华为标签,一个是摘掉华为标签;反之,问界汽车很难助力华为实现汽车梦。相同的问题在其他华为生态汽车品牌里同样存在,华为和汽车制造商合作创立的品牌都是新品牌,这些品牌应当明确属于华为生态还是汽车制造商。
也许华为应当允许这些车辆在车身装饰件上增加华为标识,哪怕是华为生态品牌的标识,这样的车也才能吸引到花粉的订单。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欢迎转赞评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天和汽车科学岛,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落笔写下这篇文章时我依然没有从广汽新能源Aion V带给我的冲击中缓过神来,我一直对当下爆火的紧凑级SUV不感冒,也一贯对声势浩大的新能源车敬而远之,但广汽的这台Aion V却在短短的一天时间内神奇的吸引住了我。在广汽新能源Aion V正式披露之前我就通过相关渠道了解到了这款广汽新能源的新产品,在当时我仅仅以为这是一台轴距“长了一些”的新车,或许会有还不错的空间表现。而当真正接触到它时,我发现我错了。
错的离谱。
广汽新能源的“第一款”SUV
这台定位于紧凑型SUV的Aion V是广汽新能源Aion系列的第三款车型,也是广汽新能源对当下最火爆的紧凑型SUV市场的一份回应。某种意义上来说,Aion V也是广汽新能源的第一款SUV车型,毕竟之前定位于中型SUV的 Aion LX实际上更偏向于轿跑SUV,而这次的Aion V则要“正经”的多。
相比于前辈Aion LX洒脱的轿跑式线条设计,紧凑级的Aion V在车身轮廓上要显得收敛得多,广汽新能源在最重要的紧凑级SUV市场上选择了稳扎稳打的外形策略。Aion V的车顶并没有采用时下最流行的大溜背元素,反而走的是正经八百的正统SUV路线,高挑的车顶配上丰满的尾部造型,为Aion V的内部空间打下了相当坚实的基础。
单看外形轮廓,很难相信Aion V是一台走在时代最前沿的电动车。好在广汽新能源的设计师为它准备了令人过目不忘的外形元素——被称作“四维科幻机甲造型”的全新设计。全LED大灯这次被设计成了分体式的,一条长长的镀铬装饰条直接贯穿了整个车头,透明的进气格栅内部设计成了矩阵式的小方块,再加上两侧垂直的扰流腮,Aion V拥有一张令人过目不忘的严肃脸。
来到侧面,由大灯组一路延伸的镀铬条构成了Aion V侧视的焦点,而更令人过目难忘的设计则来自于Aion V的尾灯——尾灯组向后大幅度地延展,最终与后门把手完美“会师”在C柱下,一路由肩线延展来的镀铬条也在此戛然而止,形成了跳脱的悬浮式车顶,打破了后部的沉闷氛围。仔细看的话也不难发现,Aion V的侧面底部钣金做了一道锋利的折痕,呼应着贯穿式的侧镀铬条和飘逸的尾灯,为Aion V带来了一点动感的韵味。
堪称惊艳的动态表现
对于SUV,尤其是价格并不高的紧凑型SUV来说,动态表现是它们的一项大弱势。但广汽新能源这次却在活动的现场摆上了一个难度甚高的金卡纳赛道——包含了360°的大回转、18米绕桩、麋鹿测试和U型回头弯等一系列高难度的项目不说,赛道宽度也显得有些窄。这对于宽度达到了1米92的Aion V来说绝对算不上友好。而我们的第一项任务则是,开着这台新能源SUV进行金卡纳圈速挑战。
对于Aion V这样一台整备质量达到了1.93吨的紧凑级纯电SUV来说,这实在不算是一个友好的项目。但接下来Aion V的表现却让我眼前一亮:舒适型调教的悬架居然在弯道里稳住了“阵脚”,把四条马牌UC6轮胎坚定地按在水泥地上;面对麋鹿测试这样的项目,Aion V的车尾表现的非常稳健,在电子系统的配合下没有出现一丝的滑动趋势;甚至在绕桩这样重心剧烈转移的项目里,近2吨的车身也没有添乱,车头与车尾配合的天衣无缝,Aion V有着完全不像SUV的驾驶感受。拿到成绩后有些令人吃惊,Aion V在金卡纳赛道中居然圈速比一些紧凑级轿车还要快,这是怎么回事?得好好研究一下。
什么?50比50居然在SUV上出现了?
Aion V采用了广汽新能源旗下最新的GEP 2.0架构打造我是知道的,这套广汽倾全力打造的纯电平台的威力我早已经在之前的Aion S和Aion LX上领教过,大量采用铝合金部件打造的“下盘”和设计的天衣无缝的电池组除了让整车的车身刚性坚若磐石,还给车辆带来了非常低的重心表现,这带来了非常棒的驾控体验。而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广汽新能源的工程师这次狠狠地秀了把技术——得益于GEP 2.0架构极强的拓展性和电动车天生的简洁布局,他们给车长4米59不到的Aion V上安排了惊人的2米83轴距,轴长比高达61.7%,几乎就是把四个车轮逼进了四个角落。
四轮四角的设计配合上超过1米9的车宽、2米83的轴距,这让Aion V的稳定性达到了非常高的高度。而广阔的轴距和专业的GEP2.0纯电平台也为工程师们合理排布重量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台看上去憨憨的紧凑级SUV居然拥有着50:50的前后配重比,这可是纯粹的运动品牌的标配,如今出现在了一辆SUV上,显得尤为有趣。
但实现优秀的配重比并非一日之功,镌刻在Aion V前纵梁上的AlSi10MnMg字样不经意间显示了它的身份——Aion V的前纵梁是由这种高真空压铸硅铝合金制造的,而这个大尺寸的铝合金构件来自于瑞士的DGS Druckguss Systeme AG集团,这是一家建立于1925年的专业铝合金铸件厂家,世界上最大尺寸的单一铝合金铸件也是他们出品的。事实上,Aion V整车有近60%的结构件是由铝合金打造的,铝合金的大量运用让Aion V减轻了至少120KG的结构重量。
装得下大象的车内空间和不缩水的续航表现
从奢华的铝合金森林中回过神,该看看Aion V身上的“王炸”了,那就是它堪称聊斋的车内空间。广汽新能源的工程师似乎学会了空间法则,在Aion V小小的尺寸里开辟出了如此巨大的车内空间。这还是要归功于GEP 2.0纯电平台,紧凑的动力系统和灵活排布的电池组让Aion V实现了66%的车内实用面积。
别被Aion V小巧敦实的外形欺骗了,Aion V的空间表现,尤其是后排纵向空间的表现足以向上两个级别挑战为数不少的中大型SUV,专属纯电动平台带来的优势一览无遗——全平的后排地板、足够的后排足部空间和阔绰的轴距带来的越级腿部空间让Aion V在空间上不惧任何对手,而比不少中型SUV还宽的1920mm车宽也让车内的横向空间完全不像一台紧凑级SUV该有的表现。
开着Aion V上路,电动车特有的低噪音让车厢内的氛围安逸无比,GEP 2.0平台带来的额外优势让Aion V的车内噪音显得更加“微不可闻”:大面积的盖板让Aion V的车底平坦无比,而纯电平台则让电池组无须凸出底盘排布,先天有利于车底的噪音表现。而广汽新能源还贴心的在电池组外壳上额外喷涂了一层耐磨降噪材料,进一步降低了来自车底的噪音。
除此之外,AionV还在降噪上下了苦功,来自圣戈班的隔音夹层玻璃和车内超过120处的隔音降噪措施则负责隔离的其他噪音。舒适的悬架调教、广汽新能源Aion系列一脉相承的宽大座椅和良好的视野设计让驾驶Aion V出游变成了惬意的享受。
在SUV消费群体非常在意的拓展性方面Aion V一样可以拿到高分,得益于纯电平台的运用,标准状态下Aion V的装载区容积已经不小,并没有出现新能源车常见的电池组侵占行李厢的状况。地板下方还拥有两个大面积储物格和两个侧面储物格,后排座椅放倒后可以形成平整的装载面,贴心的电动尾门自然也不会落下,Aion V在拓展性上能拿到高分。
至于大家对续航表现和稳定性的顾虑,在时长一整天的试驾中Aion V为我们交上了满意的答卷。在一个上午的金卡纳赛道测试中,担任试驾车的那台蓝色Aion V历经在场几十位媒体同行的“蹂躏”状态依然神勇,在广州37度的高温下依然神采奕奕地参与了下午的工作,没有出现任何的故障;出发时Aion V的仪表显示电量为62%,全程近150km的试驾结束后,行车电脑显示剩余35%电量,剩余行驶里程210km,基本能与600km的NEDC行驶里程对应上,Aion V基本上可以解决电动车的续航里程焦虑问题。
聪明的智能系统和中医结合会产生什么?
身为最新锐的新能源车,Aion V自然不会在各大厂商都大力推广的智能互联系统上落下。Aion V的中控车机搭载了目前规格最高的车规级芯片高通晓龙820A,语音识别方面也搭载了科大讯飞目前最新的XF6020芯片,同时一颗来自华为的巴龙5000芯片让Aion V拥有了5G能力。由于使用带宽更宽的以太网取代了传统的Canbus总线,Aion V的OTA升级相比传统的汽车要快得多,当然对于我们用户来说,这套系统最大的意义在于——它更快,性能更强,甚至还可以在中控车机上玩一把游戏,例如广汽新能源特别定制的这款Adigo World。
值得一提的是广汽新能源为Aion V打造的这套L3级的Adigo 3.0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在最新的高精度地图和遍布车辆四周的传感器的支持下,它可以实现自动的变道功能。在实际的驾驶测试中,这套Adigo 3.0自动驾驶系统对车道标线和周边车辆的识别率和响应速度都非常快,不过主动变换车道时的策略明显是以安全为本,必须要在后方无车时才允许进行自动变道动作。更有意思的是Aion V也采用了当下最流行的“一体化”策略,它引入了一套非常直观便捷的AR实景导航系统,将导航画面直接投射到现实画面中,同时将主动安全系统的各种信息整合在了前视画面中。
如果你是一个对电子产品不放心的人,这里也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各位——Aion V使用的全套传感器和控制单元都是由国际顶尖的配套厂商——博世集团为Aion V量身定做的,仔细看看各种控制单元和传感器的元器件,不难发现上面镌刻着的“Made in Germany”。或许这能让抱有疑虑的朋友们吃下一颗定心丸。
Aion V还提供了一套非常有趣的系统,它的空调系统中提供了一个香氛单元,和传统的化学香氛不同,Aion V的这套香氛是由活性的中草药成分萃取而成的,通过空调的界面即可选择3种不同的香型和浓度。担心中药成分会产生过敏的朋友也无需担心,这套香氛系统的成分由权威机构检测后证实致敏性极低,可以放心使用。
和不少号称求新的互联网车企不同的是,即便是这样一个小小的香氛系统,广汽新能源依然在Aion V上用最严谨的态度进行了测试和匹配,香氛挥发装置来自著名的国际品牌法雷奥,而整套系统的可靠性也在严苛的整车耐久性测试中经过了考验,远非那些三无品牌可比。
对于我来说,试驾Aion V是一段奇妙的体验——在一辆尺寸并不大的SUV车型上,广汽新能源成功地将宽大的空间和灵活的驾驶表现结合了起来,还拥有舒适的乘坐体验和轻松的驾驶感受。喜欢尝鲜的朋友一定会为它的驾驶辅助系统和独特的智能操作体验折服,而技术控们则会对它的全铝架构和先进的驱动单元感兴趣;追求实用的朋友会喜欢它的高拓展性,而最高600km的续航里程又让它甩掉了续航焦虑的帽子。更重要的是——它很好看,而且起售价不到16万。很少有人能拒绝这样的一台小车,不是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玩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华为新能源汽车娄底试驾点 搭载华为全家桶车型!30万元起,阿维塔11这次起飞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玩车网。2024-02-21 15:02:25
2024-02-28 20:26:26
2024-02-28 20:02:52
2024-02-29 01:41:08
2024-02-29 08:05:43
2024-02-28 13:02:19